开展创新语文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孛板犀
新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变换教师角色,已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一本教材教到底”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要求。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要比其他学科显得丰富多彩。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知识,比较全面地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全面开展创新语文教学,精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宽松、民主、平等
科学研究表明: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易于迅速的发展。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一定要改变将学生作为“容器”的传统观念,师生互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利用现代化媒体。现代课程与科学技术的整合使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可以借助软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实物投影、电视、电影、电脑等进入课堂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联想、创新,丰富积累。提高素养。
全面拓宽教学渠道尽力延展学习内容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拘泥于课堂,要拓宽教学渠道,延展教学内容,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新闻以及生活话题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大力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近。这种课堂教学与语文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学科是最丰富多彩的学科。我们的教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眼”。我们只有以这一“环”、一“眼”向有关的知识去延伸和辐射,才能把握好教材,而教材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学习目的无非是去揭示它所承载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着一“环”、一“眼”拓宽教学渠道。延展学习内容。
在课前、课后学习与课文相关资料也是延伸和扩展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捕捉相关的信息。既可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实践活动,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补,以便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进而展开全面的自主学习。
我们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拓宽视野,收藏积累,激活思维,提高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评判社会现象,如乞丐现象、下岗培训、登门推销、超前消费、排污节能、绿色食品等等,学生要能说得头头是道,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天地。
精心设计好作业
题海战术给学生带来的是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得他们的天性被泯灭,创造力被扼杀,几乎成了看书做题的“机器人”。严重地摧残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一些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个性张扬的作业。
兴趣性作业就是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学习语文,形成语文的综合能力。如看《新闻联播》,写一周新闻述评;看《幸运52》、《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收集广告语,给广告分类,给错误的广告改错,进行广告创意,设计广告语等;节假日外出游玩,观察生活,写游记等。课前课后可让学生阅读一些其他作品,查阅文中人物的生平,感悟语言特色等。如学习古诗词,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古人写的春花、春风、春雨的诗句,也可让学生扩写、改写,培养想象力。
目前,认真研究语文教学,精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实施教学的有效措施,所以我们认真研究、主动探究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