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润物细无声,催开文明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冀华

  互联网的普及。西方价值观念、黄赌毒等现象,严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造成校园文明礼仪缺失和道德底线下降。“小胜在智,大胜在德”。学校德育工作应发挥对学生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创新德育思路,推动良好风气的形成。
  
  一、从经典中汲取精华。塑造崇高品质
  
  传统经典《三字经》和《弟子规》崇尚道德、重视人文素质、强调修养。有利于当代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值得传承与弘扬。
  1.崇尚人伦,与人为善。当今学生得到了太多的关爱与呵护,标榜自我,既不尊重爱,又不懂回报。应补上爱父母、敬师长、与人为善一课。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人伦的最重要要求。“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应倡导敬老爱幼、孝敬父母美德,培养做人良知,知恩图报,形成善良宽容乐观的心理。
  2.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成大事者无不具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汉代温舒,借书抄于草席;隋朝李密,放牛仍苦读,勤学坚忍值得效仿继承。个人的成功,民族国家的兴盛都来于自强不息的精神。“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华而不实,耻也。”必须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是当今德育的重要资源。
  3.文明处世,礼仪养成。《弟子规》提倡“出必告、反必面”,“冠必正,纽必结”、“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规范着学生的养成行为。
  在价值观方面它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警醒“少不学,老何为”、主张“衣贵洁,不责华;对饮食,勿拣择”,要求“步从容,立端正”,“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
  这些正可以纠正学生中常有的不良行为,在学读经典中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充实校园文明道德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了为世界震服的“中国心”。思想教育必须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摆到首要位置。
  1.以诚信为基本规范行为。传统文化中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道德要求,更是立物、立事、立人、立身之本,诚实不欺、讲究信誉、信守诺言是一种道德精神。诚实守信,友善,合作,适应环境。也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在仁爱中团结协作。和谐发展。“仁爱”即互助互爱,与人为友,与天地为友,和谐共处。“推己及人,与人为善”,“爱人者,人恒爱之”,博爱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应注重仁爱之心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弘扬爱国主义,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沿袭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国家、民族献身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强调为国为民为社会不息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中华民族的脊梁,大力弘扬可有效抑制见利忘义、物欲横流等现象。激发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自律水平。
  
  三、创设德育情境,在体验中“浸润”德育
  
  品德养成和体现在每个生活情境中,只有立足学生生活,才能实现道德内化。
  1.在活动中浸润德育。寓德育于活动最易被感染。把德育渗透于每堂课,润物细无声,体现出人文关怀、人格尊重,自然流露情感,真实判断态度价值观,这是当今最受认可的“德育浸润”。师生交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游戏、聊天,都在“身教”,都向学生示范道德规范,不断向学生“输送”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变课堂为“情感园”,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得到心灵的触动,才能有道德的浸润和习惯的养成。
  2.诵读经典,建书香校园。诵读道德经典,创设书香校园的德育氛围。通过班规,设置文明用语专栏、班级文化专栏,传统经典图书角;开展感恩演讲、朗诵、讲故事等,让学生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开放式教育能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和手机进行监督,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有益活动。
  传统道德精神的有机渗透,使德育工作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型向道德形成型转化。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思想上求自立,人人争当谦谦君子、窈窕淑女。校园遍开文明礼仪之花。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