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中的三大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银花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倍受师生青睐。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教师对实验探究认识不足,探究往往跌入误区。从而导致实验探究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误区之一:重实验轻探究
如,某教师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铁、铝与酸的反应。从而,归纳出金属具有的化学性质。应该说,这是一节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享受到探究成功喜悦的课。执教者在课堂上将全班分为三太组:第一小组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规定先用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再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第二小组探究金属与水的反应(规定先把铁丝放入水中,再把铜丝放入水中);第三小组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先把铁丝放入稀盐酸,再将铝箔、铜片放入稀硫酸)。同时,教者一再强调:同学们,请按照老师规定的实验顺序去做。
这位教师的良苦用心是,由学生主体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因此,他并没有把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直接告诉学生。从表面上看,这是对传统“注入式”教学法的突破;从本质上看,无非是按照老师的意愿,每组做了几次指定性的实验而已。其中,探究的成效实在是微乎其微。
同样教学这一课,笔者采用导学的策略,通过假设、探究}、合作、归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大胆提出假设,自行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有的将铁丝放入稀硫酸中,有的将铜丝放入水中……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归纳。而教师则起着组织、指导的作用。这种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总结的过程,将实验与探究有机结合,不仅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而且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应有的开发。必须指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以学生有相应的能力为前提。
误区之二:重预设轻生成
在实验探究中。“预设”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生成”则是动态的教学资源。即使是错误的资源,有时也会有利用的价值。而在实验教学中,人们往往重预设,轻生成,致使一些学生知识僵化,情感淡化。
如。某教师执教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执教者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通过实验探究出适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当学生正按老师提供的要求进行实验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我发现旁边的锌粒与盐酸反应也有二氧化碳产生。”(显然,他误以为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顿时。引起了老师的呵斥:“大家听听,某菜同学上课认真吗?我刚才再三强调不要用旁边的药品与盐酸反应,你还是弄错了!”那位同学神情沮丧地坐了下去。
笔者以为,实验探究既然是一种探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波折。前人正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基础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才获得成功的。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出现一点差错,应该是情有可原的。作为老师,怎么能呵斥学生呢?学生的错误操作导致实验的失败,将会形成学生认知冲突的失衡,而这正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强烈愿望的契机。学生在查明失败原因的过程中,会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之三:重形式轻实效
实验探究以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目的,重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少数教师重形式轻实效,浮而不实,致使实验探究徒于形式。
如,某青年教师执教《金属的化学性质》。执教者匆匆安排探究任务;第一组同学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第二组同学探究金属(铜、铝、锌)与水“反应”。第三组同学探究金属与酸反应。随即看了看表说:“快,同学们,在十分钟内完成。”同学们手忙脚乱地开始操作。十分钟过去了。随着老师的一声:“停――”,大家爱不释手地放下了手中的试管、坩埚钳。这时,有的刚刚做完了两个实验,有的才做完了一个实验。
这种情况在实验探究课上屡见不鲜。试问,这种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实验探究”于教学何补?笔者以为,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卓有成效地去完成实验,而不要为了草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实验探究”罩上“模式”的外衣。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探究具有实验与探究的同一性、预设和生成的互补性、形式与实效的协调性等特点。任何本末倒置的现象都会影响实验探究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引导学生以实验助探究,以探究促实验,使实验与探究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