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瑛

  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它是学校教育的第一平台,是学校教学的枢纽。因而,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当务之急。要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意识。
  
  一、设计好“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就是指“导入新课”。对这一环节的处理,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偏向:一、忽视导入,视其可有可无:二、机械模式化地导入,局限于组织教学的起始环节,不考虑时间、地点、内容、对象,千篇一律。其实,导入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倘若设计合理得当,可以一下子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或直接导入,如释题,介绍作者、介绍背景等:或间接导入,如: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2、巧妙设疑,自然过渡:3、复习旧知,由旧导新,等等。设计导入要做到科学得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二、调整好“焦点”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或转移,课堂效率就会降低。只有调整好课堂教学中的焦点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中的焦点在哪里呢?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焦点有两个:黑板(投影仪)和老师。教师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黑板和老师这两者上?这里除了老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水平外,还有一些方法,例如:1.简明扼要、设计科学的板书;2.借助语音和语调,或重音强调,或抑扬顿挫;3.手势语言;4.教师巡视等等。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把学生牢牢抓住,集中学生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选择好“支点”
  
  选择支点,然后以它为突破口。教学就会游刃有余,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支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支点因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有差异,它们一般表现为内容上的重点、关键,或形式方面,如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教学中选择好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点,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如我在教学散文《黄鹂》时,紧紧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选准“不同环境下的黄鹂”这一支点,由此入手,通过设疑。借助板书、投影仪完成了全文的教学内容。由于选择了正确合理的“支点”,在教学中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省时高效,学生对此印象深刻。
  
  四、发现“闪光点”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和鼓舞。”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课堂提问必不可少,大多数教师喜欢听学生的正确回答,学生一旦答错,就直接否定。这种做法,不利于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这里所说的“闪光点”,实质是指思想火花、思维亮点。诸如对问题的独到见解,由此及彼的联想,对社会、人生的思考,等等。抓住思维的光点,以此鼓励他们大胆思维、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善于发现“闪光点”,其核心就是解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个性张扬的课堂,是“雏鸟成长的摇篮,雄鹰展翅的蓝天”。
  
  五、巧留“空白点”
  
  艺术中有空白,教学中也有空白。语文教学中留下空白点,大致可留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上;二是内容讲解上:三是板书上。如何留下“空白点”,其具体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如设疑之后的思考,重难点讲解之后的消化,内容结束后的小结和复习巩固等。内容上的空白是指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或一个单元时,只教其中的部分或一篇文章。把其他的部分或几篇文章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老师传授的方法去自学。板书上的空白是指教师在板书一篇课文的内容或一节课内容时,只板书其中的一部分,剩余部分让学生完成。“空白点”留得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控制好“沸点”
  
  这里的“沸点”指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潮。课堂的高潮是什么呢7我认为课堂的高潮主要表现为学生情感发展高潮和学生思维发展高潮。而如何控制高潮呢?我认为教师应当准确地把握学生情感和思维发展的动向和脉络,创造条件,因势利导,采取板书、或设疑、或练习、或讨论、或优化教学手段等方式,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让学生的思维撞击出火花,并呈主体式发散。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诚然,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以上“六点”是最基本的,做到了以上“六点”就会大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出现“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处处春”的效果,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相信也是众多教师所向往的。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