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学体育课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凤翔

  一、强化素质教育理念,保证体育课时间
  
  要彻底改变体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按要求开足体育课,确保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
  多年来,学校虽然开设了体育课,但体育课不是主课,成为副课,长期的应试教育,忽视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应试教育只抓了少数,丢了大多数,它把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只放在少数升学的学生的身上,违背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育内容偏向知识教育,忽视了体育和美育,甚至造成少数高考“状元”体质赢弱,有的因病中途退学。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将体育课与各门主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保证体育教学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注重力与美的陶冶,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根据体育课与健康课的学科特点,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和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对于培养组织纪律性,加强与同学的相互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体育运动既是积极的锻炼过程,又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又要遵守体育道德和健康文明准则,胜不骄,败不馁,讲友谊,自觉实践健康文明的行为。再如,健美的体型,优美的体育动作,朝气蓬勃的作风,都可以陶冶美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体育课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激发爱好与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参加体育运动的驱动力。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对于体育锻炼有着不确定性,有时兴趣高涨,有时漠然置之。兴趣又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直接兴趣是指对现实具体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如对变化莫测、游戏性极强的球类运动和对刚柔相济,威武潇洒的体操运动的兴趣等。间接兴趣是对未来的结果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同学对长跑本身没有兴趣,但对长跑后心肺功能增强,能减少多余的脂肪又有迫切的要求:有的同学对做广播体操不感兴趣,但对做操后消除疲惫,有利于学习成绩很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体育老师灵活安排,加强教育,促使两种兴趣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
  
  四、因材施教,鼓劲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自信心
  
  由于每个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异,以及所处社会环境和爱好不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观察,应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只顾好的不顾差的。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不合理的内容安排经常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受挫,从而自暴自弃,排斥体育锻炼。所以,既要安排强度小、动作简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游戏项目,又要有强度适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意识的竞技项目,尤其在安排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时。例如,在篮球技术的体育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全班同学对体育的认识情况,其次要了解学生以前是否进行过这方面的锻炼,以及他们对此项目的兴趣程度。根据这些情况,安排一些游戏和熟悉球性的练习,然后进行分组教学。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关注基础差的同学,耐心进行错误动作的纠正,鼓励他们迎头赶上,不让其掉队。这一时期,我们要把大量精力放在这些学生身上,否则,再因其本身对这一运动的生疏,可能出现不正确的动作,同学问的相互评论,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此项目失去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可能缺乏信心和勇气,认为自己不适合体育锻炼,从此远离体育活动。所以我们要掌握他们的各自情况,因人而异,教好每个学生。
  
  五、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双边活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课堂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要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完全地应用于教学中,就不仅要求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树立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教师教学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灵活性,而且还应该把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管理的人性化。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勇于突破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陈旧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良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生动活泼地发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