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调动情感体验落实情感目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双全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凝聚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震撼心灵的感染力。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功能之一。不是语文教师的额外负荷,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力求贯穿好这一主题。情感教育像一根红线那样,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语文教材进行情感教育,要选择好突破口,加大诱发力,坚持渗透性原则,借助课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性格,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与高尚的情操。欲达此目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寓情于导,披“情”入文
  
  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不同的开讲方法,讲求导入艺术。精心设计情感教育切入点,突出教师的情感色彩和诱发能力,或发问、或叙事,启迪情感思考:或用深情的语言,点燃他们的情感火焰。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都是生活在家庭中的一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沐浴着家的温暖,是家的温馨使我们快乐地生活。当我们高兴时,家是撒欢的场所;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家又是避风的港湾。既然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地维护好它,但光靠一个人的为量够吗?(学生回答)每个人在家中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个和睦友爱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导语唤起学生对“家”的温馨感觉,拨动学生对家的情弦,为进一步体味“家”的温暖打下情感基础。这一导入,促成情感共鸣,产生了情感激荡,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焰。
  
  二、寓情于读,拨动情弦
  
  在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类课文时,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想,多层次朗读,是这一类课文情感点拨的一条捷径。教读朱自清的《春》,我和学生一道,先共同听录音范读,然后让学生们模仿磁带朗读,要求感情丰富,并体会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意境美。在听范读时,同学们已被带入了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在他们自己读课文时,自己的情感也被带进了朗读之中。这时,教师提问点拨:“你在读这篇课文时,对春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脱口而出:“喜爱。”教师进一步点明:“是的,作者正是由于对春的喜爱,才深情地盼春、绘春、赞春。”这样,在这条感情线索的牵引下,我和学生共同分析课文结构,评析和欣赏了作品的语言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让学生进入一种意境之中,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在朗读中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他们从朗读中品味出了作者的真情,受到了很强的感染。
  
  三、精心设计,品味浓情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乐土,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注重以情感人,要善于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精心设计,使学生溶入情感的海洋。登上精神的殿堂。
  
  四、品味词句,升华情感
  
  课文有些语句,特别是重点语句,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表达感情方面起着很大作用,因此要求教师细心引导学生在那些看似平凡的字、词、句上去揣摩品味,才能深刻感受到文章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使阅读教学活动在丰富的情感交流中得以深化。在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这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文道统一这个根本性质的必然反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