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小香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学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底子。教师只有认真研读大纲,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教学目标要求,吃透教材,理解作者的编写意图,才能恰如其分地处理教材。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将知识网络化,弄清各章节知识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2、要精确地确定一堂课的知识点、智能点、德育点及重点、难点;3、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底子。这是备课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确定教材的难点时,必须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成不变。
  
  二、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数学课比较枯燥无味,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各种不同的引课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椭圆》概念时,用一根定长的绳、一支笔、两个图钉进行演示,学生感到很新奇,这样,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
  
  三、创设民主、探究、奋进的教学环境。提高参与意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主动的态度接受各种刺激,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要真正体现学生主体,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只有确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充满民主教学气氛,学生才会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其次,要利用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或教师设立一定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导课、传授、练习、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课堂结构大致归纳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承前启后,一般是先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再引导学生深入并指导解题,变为能力,它对于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比较适用。第二种是递推型,它主要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度较大的章节采用。第三种是多方位型,它的特点是抓住关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方位思维,这种形式多在复习课中采用。
  
  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我认为采用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讲练法为主,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切忌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也有助于课堂调节。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激烈而又和谐的学习气氛,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