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任校长要瞻前顾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德民

  新任校长到位后必然面临一段调整适应期,如何更快地进入角色,在前任校长办学的基础上使学校发展得更好,需要认真研究。
  现实中,有的新任校长到任后,或“新官上任三把火”,慷慨激昂之后,学校仍然一如既往,“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或“萧规曹随”,裹足不前,走不出前任校长办学的影子。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新任校长在办学思想、行为、作风诸方面有高深的造诣自不必说,单是在如何处理好“瞻前”与“顾后”的关系上就大有文章可做。
  我区内有一所农村中学,在基础设施、师资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因工作需要,原任校长提拔后,继任校长并没有嫌前任的做法土气而改弦易辙,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完善、创新,形成了更加显著的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位继任校长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他深谙办学“瞻前顾后”之道:任何一所名校,它所具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多是历任校长在前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结果。
  而另外一所小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注重科研兴校,以“目标教学”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本市很有影响。但是,随着校长的更换,该校教育科研的思路和口号均有了变化,“目标教学”研究逐步退位,创新教育一度成了研究的热点。时间不长,校长又换了人,新任校长又有了新的思路……经过这样不断折腾,学校现在新的亮点看不出来,原有的亮点也不亮了。这所学校之所以走下坡路,就是由于后任校长没有对学校过去成功的做法进行认真梳理、提炼,总想标新立异。结果,原有的优势慢慢地丢弃了,新的特色又没有形成,学校的发展便每况愈下。
  新任校长的另起炉灶,有时会使学校发展减缓或者走弯路,原先有了一定基础或者胜利在望的工作便不了了之。这也给师生员工带来了不好的印象:学校工作虎头蛇尾,随意性大。这些问题最终归结为:学校发展是靠制度还是靠权力?笔者认为,科学的规程、制度再加上遵循教育规律的校长,才能促进学校更快发展。若制度、规程因人而异,朝令夕改,只能制约、阻碍、延缓学校的发展。所以,新任校长接手学校后,要认认真真地“瞻前顾后”一番。
  所谓“瞻前”,就是要明确国家和学校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向和教育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学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群策群力,科学论证,制订出合理有效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引领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所谓“顾后”,就是要认真研究学校原有的发展规划,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方方面面的基本情况,力求做到对所到任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有全面的、针对性的认识,摸清家底,摸准前任校长的思路,去芜存菁,有的放矢。
  有的新任校长到任后,往往激情澎湃、豪言壮语,脱离学校现状,抛开原先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重新拟定新蓝图,这是盲目的“瞻前”而不“顾后”。学校发展的目标与规划,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景,而不是校长一人闭门造车、指手画脚弄出来的。新任校长,切忌头脑发热,切忌不切实际,割裂学校发展的历史。新任校长必须站在前任的肩膀上,读懂前任,恰当地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使学校有效、科学地发展。
  只“瞻前”不“顾后”,是典型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只“顾后”不“瞻前”,则是“换汤不换药”、“不越雷池一步”。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都是有害的。事实上,“瞻前”与“顾后”不能截然分开,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新任校长在充分“顾后”的前提下科学地“瞻前”,既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工作艺术的彰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