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学洲 狄建茹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协同学习的团队精神。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并且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工具,无疑它必将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收集、分析及处理大量的相关信息,从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学会如何学习。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65-02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网络环境,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尽情享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展开师生间、生生间的实时交互活动。良好的网络环境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具体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师生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把学习者、教师、教育信息、教育媒介、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等因素纳入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把知识传授和各种能力培养形成于课堂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研究性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据发展而来的,广义上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狭义上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更能实现学习的独立性与主动性,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的多元化视角,使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自己对课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建构知识体系和掌握方法而展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开展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使学生达到此课程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与人协作的能力,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包括如下七个步骤:
  1.课题选定:学生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5-8人),确定组长人选。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定感兴趣的主题。
  2.方案规划:各组针对自己的研究主题,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搜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以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潜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3.资料收集:小组内部详细分工,组员按照分工收集资料。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获取资料的途径,通过图书资源或网络资源找到与本组研究主题相关的原始材料。然后组员合作对已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整合,最后形成小组的集体资料,用作课题研究的基础。
  4.数据分析:小组成员根据研究的主题和具体的任务,确定需要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组长组织组员出谋献策,共同设计出收集数据和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然后组员分工去采集不同的数据和信息,通常可以采取纸质问卷、在线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形式来采集有关数据;最后用计算机软件做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5.成果完善:各小组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以文字报告、幻灯片或动画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其他小组讨论、修订和完善。
  6.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组成成分。每个组员要对自己在本项目学习中承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然后写出书面总结上传到网络平台。
  7.教师指导:教师根据网络平台中的评价系统,全程跟踪指导,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三、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通过解析与本项目学习相关的问卷调查、访谈,笔者发现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具有如下四个重要特征:
  1.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在确定学习主题之前,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创设具体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需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都是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比较抽象难懂。体验网络研究性学习方式后,有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学习。当我浏览网页、写电邮、在网上就相关内容聊天交流的时候,觉得学习是如此的有趣。这种学习方式把我的课堂学习和现实生活奇妙的结合起来,能够很大的激发我的学习兴趣。”
  2.开放性的学习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考虑到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潜能,引导学生打破个人已有经验的狭小圈子,建立打破学科界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某一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拓展,也可以选择多门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的综合性课题。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需要的不同,资料收集的途径、数据分析的手段、成果展示的形式等都可以不尽相同,灵活多样。网络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开放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研究者可以彻底摆脱“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无形定律和思维定式,通过常规性思维去继承知识,通过批判性思维去进行知识重组,通过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创新,在综合性思维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天赋和创造力。
  3.多样化的学习交流方法。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视学习者对信息的主动采集与处理这一研究过程,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使研究性学习真正具有了“研究”性质,大大拓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时空范畴,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支持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认知工具、信息资源和互动手段来实施研究,在自主发现、交流合作、实践体验、创造想象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对本项目受试学生的调查中,学生认为在他们的学习中,网络能够为自己提供多种技术支持,如链接、动态浏览、多媒体演示、文献检索与文字处理等。他们使用的信息源有文字、图片、照片、音频、动漫和视频等,采用了纸质问卷调查、在线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在互动方面,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进行了大量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和反馈。教学方式的跨时空性和交互性使得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合适时间,在不同地点,选择不同进度利用网络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约定时间内上网讲解,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指导学生。
  4.自主协作的学习模式。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自己有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还要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和质疑,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集体项目。任何协作都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和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涉及组员之间的合作,还涉及与教师的合作,在网络平台上,教师的管理多为间接的或隐性的,学生是建构的主体。所以研究性学习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开发其积极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方式,锻炼其沟通技能和管理意识。实践表明,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社会语言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种社会现象,学生在一个协作性的环境中可以学得更好。在实施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信息交流和意义协商而联结起来,为了取得一个成功结果而协作。因此,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