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卫利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应体现高职教育的核心“从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出发,走工学培养模式”是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教育定位做了进一步明确。这一决定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这是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普遍共识。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初期,一大批高等专科学校承担起高职教育的职责,这使得高职大专教育与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各自的职责难以分清。一些高职设置的专业还沿用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术技能培养。对新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工艺技术,管理技术认识不到位,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与实际需要脱离。尤其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显现其高职特色,以致形成照搬专科以学科系统为基础课程结构模式,没有自己人才培养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在人才培养,就是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了解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特点,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或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专业方向,专门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加人能够体现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尤其是实践课程,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适应人才的需要就是要在指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考虑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在课程设置上要坚持体现课程的新颖性、多向性、前瞻性和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育人为导向的指导方针。注重课程的适应性与地方性,综合化与具体化的衔接和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共享性。课程设置要从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出发,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由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与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设置课程种类、课程需求以及课时量。整合课程内容,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论课程体系,完善以提高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体系,完善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的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形成以提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体现多层次、个性化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设置新颖性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对产品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企业对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发生着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应用型课程也要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课程内容在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上及时调整,尤其注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拓创新,提倡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置内容多向性
高职课程在知识的选择,要加强基础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重视新技术领域科技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使学生既有专业方向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多方向”的选择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与功能决定的。多向性另一特点主要针对日益竞争的人才市场和变化的形势所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和行业性要求较强,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加之同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综合水平高低不一,课程模式采用“多向性”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较为实际的选择。
(四)课程设置内容前瞻性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学生除了在实践性教学基地掌握最新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还应对所在专业技术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最新设备的功能与使用发展前景密切关注,使学生能够顺应科技发展潮流,适应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变化,满足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时尽量扩大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课程设置有计划性,分步骤的进行前瞻性试点,不断“超前”探索。
二、工学结合模式化培养
(一)课程设置要在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上下大力气
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带动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的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现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系统的实习模式,包含实习标准模式和实习机制模式并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工学结合的方式,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学习过程与实习过程相一致的要求,制定质量保障实习流程,落实实习载体,包括校内和厂内的具体工作场所。实习标准根据实习流程安排,确定每一环节的要求和质量标准,如学习内容与实习目的要求、教学指导与管理人员的要求、实习环境与条件的要求等。实习机制模型,包含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明确课程质量保障过程的具体落实、保障过程的具体落实,保证各机制分工与有效合作,彰显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中的互相配合与互相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保障体系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工程。这种模式符合特定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实践、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教育下形成。工学结合以课程设置为抓手,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课程平台,作为重点工作的课程体系设置,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尤其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零距离”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征,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课程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专业能力实践环节,加快实习基地建设创建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企业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1,引入职业认证标准考核是“零距离”实践课程的重要环节。首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引入职业认证考核,实现与人才市场需求的零对接,借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教材、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开展认证课程设置,使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此带动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比如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有酬的顶岗实习。通过有酬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使企业视顶岗实习的学生为“雇员”,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创造了真正的职业环境,促进了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重点解决了两方面问题: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实现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利用企业现实环境,校企共同实施教学。使得工学结合模式更加紧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的设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只是教学平台中的一个方面,积极探索以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