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敏
摘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代父母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教养方式以及夫妻的相处形式都在发生变化。本文总结以往对家庭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家庭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的变化。
关键词: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因此家庭中包含的各种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间的各种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的影响。为此,本文对如今家庭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得作用做一论述。
一、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化
(一)父母行为与儿童社会化。父母是儿童习得社会规则的重要来源。父母的态度,世界观,处事风格和与人相处的方式等都通过行为表现传递给儿童,并逐渐被内化为儿童自身的特点。因此,父母与儿童交往中的行为影响儿童性格形成和处事方式等[1]。
母亲在与儿童交往中,给予最多的是抚育、照料和丰富的情感反应以及言语教导、具体示范、行为榜样、鼓励与错误纠正等。父亲与子女的交往内容则偏重于游戏和学习指导,具有更多的认知性和活动性内容。方式上偏重于身体运动、户外活动和科技工艺性活动等,它具有更大的活动量和更强的刺激性。也就是说,在儿童早期的家庭环境系统中,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果父母中的一方与儿童建立了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那么另一方也极有可能并且易于与儿童建立起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反之,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未能与儿童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另一方也很难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2]。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及态度,不仅向儿童传授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向儿童传达父母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儿童的社会化的发展水平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
民主型的家长尊重和理解儿童的个性和独立性。民主型教养方式的亲子关系比较积极。民主型教育方式下的儿童更多地采用理智的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处理情感问题.并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更适应社会要求的情绪调节方式,而且儿童长大后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溺爱型的家长对儿童高度接纳和宽容,很少对儿童提出要求,也很少惩罚儿童。这类儿童跟父母沟通和交流比较好,但由于他们在家里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不用自己处理问题,他们对家长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类儿童不能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整合起来,仍处于有我无物阶段。
放任型的家长给予儿童较多的自由,对儿童的限制较少。这种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但由于他们很少甚至没有对儿童提出行为标准和要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往和沟通,儿童接受父母的影响较少。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对社会认知和道德规则的遵守意识比较弱。这类儿童很容易走上青少年犯罪的道路,不利于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这类父母从来不考虑儿童的思想感受,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代替儿童思考,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儿童听命于父母。这样的教养方式不仅破坏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由于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厉,有过高的期望,缺少宽容和有太多的限制,使儿童产生了内化,从而影响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婚姻关系与儿童社会化
(一)夫妻关系与儿童社会化。夫妻关系是子女成长的重要氛围,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社会化充分发展的最佳环境。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对孩子进行各项教育时形成全力的必要前提。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的儿童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懂得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一点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影响极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性格外向,容易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反之,如果夫妻关系不和睦,经常发生冲突,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会有很大的负效应。
(二)离异家庭与儿童社会化。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离异家庭儿童表现出诸多不良行为。离异家庭的儿童情绪不稳定且易出现冲动行为,他们更容易牌气暴躁,善于说谎,而且同伴关系不良,存在欺骗等不良行为,他们的外部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儿童。父母离异还会影响儿童的人际信任,由于父母的分离,使儿童对父母的信任产生了怀疑和动摇,甚至到成年之后仍然表现出对父母的不信任。
另外,父母离婚导致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失去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带来的影响。父母一方的行为不可以被对方的行为所替代,父亲和母亲很难同时维持两种角色。因此,与单亲家庭的儿童相比,双亲家庭的儿童更加活跃、自主以及在合作与竞争情景中具有更恰当的社会行为。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新一代的家庭形式和父母的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家庭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独生子女成长为新一代的父母,家庭结构在发生变化。现有的主要的家庭结构是核心家庭的结构,然而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后,这一结构在变化。许多独生子女夫妇都与父母一起生活,由于他们的工作繁忙,许多都是父母帮其照顾子女,此时则构成了主干家庭结构。许多研究表明,两代人家庭的儿童人格品质优于三代人家庭的儿童[3]。因而,核心家庭结构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淑芹.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家庭因素分析[J].文教资料,2008,(29):104-106.
[2]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31(4):940-942.
[3]张玲玲.论家庭环境与儿童人格的形成[J].2009,6(1):95-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