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90后”大学生心理研究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丽杰 何培玲

  摘要:“90后”大学生已陆续进入大学校园。目前各界对他们的评价还各执一词,褒贬不一。作为高校这个重要的育人之地,迫切需要尽快摸清他们的心理现状。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求高校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目的,更好发挥他们的优势,消除或减少劣势,直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研究;90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一、研究“90后”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2009年开始,“90后”大学生已陆续进入大学校园。与“80后”相比,在心理上、情感上还是存着很大的差别。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或教师,很有必要,尽快了解和掌握这个受教育者群体的特点,采取有的放失的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目的。
  二、“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一)认同意识较强,践行能力较弱。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道德有普遍的认同意识,但在“知”与“行”之间还有明显的距离。在人生观方面,当代大学生认同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人生价值观,但在行动上却缺乏刻苦努力磨砺成才的自觉意识[1]。
  (二)自我个性更加张扬,集体荣誉感相对缺乏。张扬个性,极力表现与众不同[3]。“90后”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荣誉感,事实上,一些“90后”孩子的父母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鼓励他们做出体现个性的行为,而不是对班集体做贡献。这是相对不利的一面[1]。
  (三)网络时代的视野广阔,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较为空虚。“90后”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受到感染和影响的人群。他们中一些人的虚拟沟通能力已经远超过了现实沟通能力。从而在遇到现实中的情感问题时,表现出无所适从,缺乏应有的处置能力。
  (四)“90后”大学生爱情观回归传统。武汉大学《“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调查》显示,武汉地区90后大学生在“爱情”这一命题上回归真爱本质,这个结果令人欣慰。
  (五)恋爱时的无所谓化、简单化。有合适的就谈,没合适的就不谈。“90后”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在一时的情感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4]。
  三、解决“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调查的对象系统化,精细化。在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的每一年,他们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大一的时候,他们对高校还处于“朦胧”期,对学习、生活、交友等还处在初步认知的阶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到了大二,他们觉得已经对学校生活“了如指掌”,有的学生开始无视校规校纪,有的甚至做一些脱离学校常规的事。大三,开始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进入较为固定的生活轨道。大四,处于人生抉择的关键时期,有的学生开始考虑是否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学习。有的不清楚自己四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到社会上能干什么,开始陷入迷盲与焦燥。所以,不同的四年,心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认为,分四个不同的年级对学生进行调查与研究,才能更好的掌握“90后”大学心理及情感特征。
  (二)结合学校教育,注重家庭教育。针对践行能力较弱这一问题,本文认为要从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源头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他们的个性成熟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一方面,“90后”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4+2模式家庭”中成长,从小受到父母或祖父母一辈的过分溺爱,父母在中小学阶段大多只注重子女的成绩、升学,而忽视了他们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与锻炼。导致他们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另一方面,这一代的父母,离婚率明显升高、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容易使他们形成焦虑、自卑、孤僻、暴躁、嫉妒等不良心理。所以,本文试图探索班主任与家长“家校合一”的模式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此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几乎脱离了父母的教育,这时班主任及管理人员就充当了教育他们成长的重要角色。班主任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要在班级起“灵魂”作用。“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我们当老师的最好的评价。作为班主任,要起到“灵魂”作用,就要从自身做起,首先要把自己所带的班当作自己的家庭来看待,本班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要起到核心作用。有了一个核心,学生才有集体感,集体的誉感也会加强。同时,内心空虚的学生,也会因为班级大家庭的温暖而变得充实。
  (四)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举办一些让学生有兴趣、对学生有益的活动,即能使学生从网络中走出来、从单纯的男女朋友之间走出来,多接触现实的社会,多与老师、同学接触,这样,在恋爱中出现问题,也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从困境中尽快走出来;同时又能锻炼他们的集体意识,社交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由于“90后”大学生刚刚进入高校,他们还会逐渐呈现出来的一些新特点,这些就需要我们高校来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取其优,弃其劣,为他们就来步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岩,宋瑞梅.“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规律与管理研――山东工商学院“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J].学术论坛,科技资讯,2010,(12):243-244.
  [2]陈锡敏,张云莲.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和研究――“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理论研究动态,2011,(3).
  [3]李辉.浅析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J].时代教育,2011,(5):18.
  [4]刘小兰.浅析90后大学生恋爱现象和恋爱观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2009,(1):74-75.
  [5]陈玉伟.浅议“90”后大学生时代特征[J].吉林教育,2009,(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