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冲 张彩霞
摘要:本论文在结合本地区一些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以往自主探究式研究的成果,探讨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一些实际问题,确定一些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更好地指导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33-01
课外阅读有助于巩固考试课程学习,有益于整个学习生活,开展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威涅特也说过:“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
一、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营造自主、宽松的阅读氛围,
鼓励读书热情
初中学生,感情充沛,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广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但是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受感情支配,喜欢武侠,言情小说,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消遣,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具有极强的功利性,限制学生的读书兴趣,读书范围,这样的课外阅读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不出阅读的力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肯定他们读书的积极性,不能动辄批评甚至挖苦,因为这样“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注意学生的阅读心理,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宽松的氛围。
二、认真做好读书方法引导,加强阅读内容引导
中学生功课较忙,课余时间少,教师要提醒学生方法要灵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该作必要的引导。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要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适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与时代的脚步相吻合。学生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和时代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指导时,可分阶段指导阅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一以童话、寓言、散文、短诗、短篇小说为主,初二以名著中长篇小说为主,初三以名人传记、杂文为主。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尝试、思考与实践,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三、发动学生相互帮助,组成合作、交流的阅读小组
利用学生之间相互推荐,相互学习的能力。因为学生的知识有大部分来源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相信学生之间合作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有效渠道。学生自由组合成阅读小组,人数可选择3―5人之间。学习层次尽量有所区别,以达到相互方便性、补偿性等因素的考虑。学生间志趣、心理相容、智能互补:学生个体在小组内有了“合作感”、“亲切感”、“友情感”;在班级,群体交往中有更加好的表现;学生的“认同感”、“群体支持”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教师要对阅读小组的这些优势,有明确的认识,他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地、合作地进行阅读,学会讨论交流、讲述心得、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以达到共同进步。
四、培养学生阅读加记录的良好习惯
做笔记,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是依靠学生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只有做笔记,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层次交流,沟通理解才会更扎实,因为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会产生出创造性的思维,更加深邃的、新颖的理解。必须通过笔记加以记录,这种思维零碎、混乱、暂时的,而且极易忘记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通过整理笔记,学生对练习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把知识巩固,最终使知识、思想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这样做,一切书籍的学习、相应思考、感想,都会被渐渐遗忘。因此,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随时记下思考的内容,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摘要、随感、评论、心得、体会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展示,最好能在课堂中,把学生记录的相关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同学们的表扬,赞誉,通过教师的帮助、指点,积累知识,丰富体会,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对读书有了更大兴趣,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外在及内心的作用,对学生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有很大帮助。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从诸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全面自主学习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动力,这对学生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关注自身以及他人,思考生命的价值,在探讨中通过与文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经过自我调解组织,最终实现学生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5)[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1.
[4][瑞士]皮亚杰著.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