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平安校园的社会支持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丹 应娜
摘 要:本文对湖北省黄石市大学校园的安全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学校园安全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对校园安全缺乏应有的安全感。同时,探索从物质支持和主观支持两方面,构建平安校园的社会支持网。
关键词:大学;校园安全;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95-01
近年来,国内高校安全工作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因各种原因而引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故进一步探索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机制,减少校园安全威胁,是促进高校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
本文以湖北黄石市为例,对当地高校的校园安全现状进行实证调查,试图给深入探索一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支持网带来指导意义。调查结果表明,黄石市大学校园安全机制建设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总体评价不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环境的评价调查中,34.9%的学生评价不太安全,3.7%的学生认为非常不安全。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评价来源于学校自身对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有关学校对校园安全按重视程度的调查中,仅仅只有2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非常重视校园安全机制建设。
二、盗窃案频发,学生缺乏应有的安全感
调查中,有21.2%的被调查者曾经被盗窃过物品,有16.4%的被调查者则经常发生物品被盗窃事件。问及原因时,35.4%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不够;10.6%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对学生内盗案查处难度大,处罚又相对较轻,没有相应的威慑力。
三、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威胁学生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高校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被调查者在校期间均未经历集体中毒事件,但经常会有个体中毒现象。究其原因,有42.9%的学生认为是因订购校外外卖所致,认为与学生自身饮食习惯不良的学生占14.3%。
四、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校园安全交通设施有待完善
大学校园的开放程度较高,无数的校外交通工具涌进校园,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隐患,交通安全是一大重点。关于校园车流量的现状的调查显示:47.1%的学生评价校园的车流量偏大且混乱,其生命安全难以保障。
五、校园突发性疾病较多,学生急救等知识较缺乏
当今高校,晕厥与心脏问题发作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常见的突发性疾病。为此,什么样的急救措施是最有效与科学的?31.7%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定期进行安全健康知识教育,让健康与急救知识扎根于学生心里,以此来预防面对突发性疾病的无助与恐慌;31.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与医务部门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疾病隐患。
六、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心理健康成为安全威胁的重点
据美国一家医院对大学生健康情况的统计表明,在发病因素中,65%的病与社会环境有关,35%的病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绪不好,心理失衡引起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环境刺激增多,大学生若适应能力不强,就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个体发展与校园安全稳定。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有:41.8%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学生自身的性格偏差,因为自我的性格偏差问题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极易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源;23.8%的学生认为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刺激而造成的。
七、网络社会到来,网络安全备受瞩目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现代人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网络社会”己经到来。对于网络的日益发达而带来的众多问题(如欺诈、诱骗等),校园管理者不得小视。访谈中得知,因上网成瘾,造成一些学生孤独、抑郁、网恋、游戏瘾、色情瘾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健全校园安全设施、制度和加强安保队伍建设
健全校园交通、防火防盗、网络等基本设施建设,从硬件上杜绝学生人身、财产等安全隐患。目前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薄弱环节,只有杜绝“不重视制度建设、制度措施不完善与不配套、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为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有制度不落实”等才能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同时还应将安保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在职培训、人才引进等多种途径坚强安保队伍建设,履行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职能,向学生提供优质安全服务,不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从以上几方面建立客观可见的社会支持,才能使高校校园安全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二)校园安全教育常规化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过程要做到常规化,改变以往到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隐患时再去强调重视的做法。从维护高校整体稳定的大局出发,在高校的发展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安全建设问题,尽快从安全文化建设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从入学开始进行全程、全员的教育,通过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防盗、防骗、防心理危机和自救、自护等安全知识,真正做到“安全防范,从我做起”。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价值判断的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搞好学生安全工作的根本。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规化,运用各种载体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主观的自觉的意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社会支持网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绍奇.大学生安全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丹尼尔・杜克.创建安全的学校――学校安全工作指南[M].轻工业出版社,2006.
[3]简敏.校园危机管理策略创新:当代高校稳定的现实选择[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