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中如何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同娣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学生科学探究为主的学科,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正如刘墨耕老先生所说:“应当把科学启蒙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去探究上,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验,这个训练十分必要,科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实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应该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合理选择探究问题、激发兴趣是有效探究的铺垫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动力,探究问题的选择值得讲究,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忠实于教材,扮演着传授知识的权威角色。往往通过教师出示探究问题替代学生自己选择探究问题,用书本上的“教学目标式”的问题替代学生更乐于探究的生活实际问题,不善于变化,紧抓问题的选择权,让学生按照指令进行所谓的探究,这易于使学生思维形成定势,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探究动力日渐衰竭。
科学教师应该利用好学习材料,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寻访小动物》一课,孩子们就特感兴趣。在学习这一课前,不少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小动物,但对这些小动物吃什么、住哪里、怎样回家、怎样与伙伴交流等不甚了解,所以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课快上完了,同学们很想进一步了解、亲近小动物,有的同学提出要饲养小动物,并建议饲养比较熟悉的蚂蚁。可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如果把蚂蚁放在昆虫盒内饲养很困难,死亡率极高,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目的去打扰它们。看到同学们失望的样子,我又赶紧补充:“但这也并不是说我们无法饲养小动物。只要我们能为它们提供一个跟原来的生活环境相似的新环境就可以了。”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寻访、观察,说说小动物们的生活环境分别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其中的某个小动物,对新家有什么要求,为什么?根据“小动物”提的要求,我们能否做到?经过交流,最后确定饲养蜗牛,环境可以模拟,于是孩子们纷纷养起了蜗牛。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写观察日记,把有关蜗牛的情况每天进行记录。这样,不仅使孩子们兴趣十足,而且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了极好的铺垫。
二、关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有效探究的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而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就是“玩”中学。
把科学教学与“玩”结合起来,让他们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如在上《电磁铁》一课时,先让学生玩“电磁铁吸大头针”的游戏,比一比,最多能吸多少颗?通过比赛发现各自的电磁铁能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不尽相同。“为什么不同呢?”“有什么办法让电磁铁的磁力变得更大呢?学生自发提出了这些问题。”“你们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反问道。“可能与电池节数有关”、“可能与铁芯粗细有关”、“可能与线圈扎数有关”……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提出了七八条猜想。“那你们就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于是学生四五个人一组,互相合计着“玩”了一课。其间,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还经历了小组内的讨论,选择了研究主题,设计了实验方案,又通过合作,进行了反复实验……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总结,学生终于懂得了电磁铁的磁力大体上与电池节数(电流强度)、线圈匝数有关系。整堂课我并没有用条条框框的实验步骤去约束学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自由地“玩”。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研究得特别起劲。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验证方案,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三、激发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是有效探究的持续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而由学生自发产生的兴趣更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一天我吃完午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群学生围着桃树,并时不时地发出尖叫声,我忍不住地也凑过去看,可映入眼帘的却是大煞风景的一幕:人堆中央,三(1)班的捣蛋鬼周杨和另外的学生正从地上的一只方便袋里掏出又脏又臭的以鱼肠为主的动物内脏往桃树上抛,尽管“命中率”很低,但已有不少鱼肠遥遥欲坠地挂在树枝树杈上,引得不少苍蝇寻味而来,“嗡嗡”作响。每次抛出,他们口中还齐喊“苍蝇,来吧!”。看到这一场景,我心中不禁燃起怒火:“真是太恶作剧了!”几年来我没有像今天这样气愤过,于是毫不犹豫地制止了这场还没下完的“鱼肠雨”,并将他们几个“肇事者”带到办公室进行教育。
在我的办公室里,面对三个浑身散发着鱼腥气的家伙,开始了谈话。
“你们是在给桃树施肥吧?可是老师从来没有看到过你们这样的施肥法!”
“老师,我们不是在给桃树施肥,而是给它们传粉。”陶秋面红耳赤地解释。
“传粉?”我不禁目瞪口呆,于是我想起了刚刚教过的一课《谁给花传粉》,可是在我的印象当中,让苍蝇代替蜜蜂去完成给花传粉的工作是不可思议的。
“老师,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虽然蜜蜂是传花粉的能手,但我们学校在工厂附近,根本看不见蜜蜂,其他的昆虫也很少见,所以我们才想到了苍蝇。”
“老师,我们已经调查过了,这几棵桃树已经好几年没有长出桃子了,我们估计就是因为没有昆虫来给它传粉。”
“老师,苍蝇虽然可恶,其实是没有关系的,随便是什么虫子,只要能在花之间来来去去就能传粉的。”
我无言以对,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呀。从表面上看,这些学生没有按照我们的常规思维去处理问题,甚至惹了不少麻烦,但从知识这一层面上来分析,能传播花粉的并不仅仅是蜜蜂,只要昆虫在花中来来去去交换物质就能传播花粉,所以他们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无疑是正确的,甚至是扎实的。从侧面更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以及对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的大胆利用,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希望和追求的。
退一步设想,如果我对这些“让苍蝇来给花传粉”的学生不管青红皂白一顿当头棒喝而不加关注,那么失去的不仅仅是对“谁给花传粉”这一知识的合理掌握,更多失去的将是学生的探究热情,今后我们面临的也将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枯竭和创新火花的渐渐熄灭。
因此,我们应激发和呵护护学生的探究热情,适时地更改重组教学内容,在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实验或查资料,共同实施探究活动,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说:“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文本的知识不用即忘,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并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在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选择探究问题,用心去关注学生的探究经历,时时注意激发和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这样一定能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