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的符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楠
摘 要: 符号不仅形成了人类的种种文化景观,更成为人类特有的标志。可以说,符号是人类文化的根基。符号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设计师与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信息传达的使者,符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成败。本文对将设计思维转化成符号的过程,以及在进行符号设计应遵循的艺术原则进行了研究,以使设计者更准确地运用符号设计规律来进行平面图形设计。
关键词: 符号 平面设计 设计思维 艺术规律
符号是人类文化的根源,人类的文化是由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符号所组成的。它不仅形成了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景观,更成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标志。今天,符号被相当普遍和深入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平面设计中符号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符号区别于其他设计元素,具有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等特性。只有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才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准确、更方便地进行平面设计。
一、符号的概述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传达意义的全部现象。它来源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劳动和语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进行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来丰富生活。从结绳记事到图腾文化,甚至到文字符号,都是为了维护社会传统秩序而产生的一种信息符号。符号作为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
现代社会的符号更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一般具有“能指”和“所指”两个含义。所谓“能指”是一个符号的形式,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如一个字的发音,一个符号的形式和色彩;“所指”是符号所具有的或所要传达的内涵,也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约定俗成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形成了现代符号特有的表现方式。
二、平面设计思维是符号产生的一个特殊过程
平面设计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以利用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它的思维方式是根据设计的要求,运用艺术创意手段,经过精心思考,将有关素材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意象的意识过程。而人类的这种设计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设计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重组、再生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进行设计思维的,符号是设计思维的主体。例如:标志符号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形的形状、比例、色彩等关系的筹划。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设计思维的主体――符号。找到一个符号x,可以准确地传达y的信息,成为了一个设计思维成败的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对符号合理与准确地运用,对于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符号设计应遵循的艺术规律
符号设计把来源于自然、社会和人们观念中认同的事物形态、文字、色彩等,经过艺术的提炼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完整艺术性的图形符号,从而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形式。只有遵循一定的设计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索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炼出精确的艺术语言,才能使所设计的符号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符号艺术除了应具有一般的设计艺术规律(如装饰美、秩序美等)外,还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
1.特征美。特征美也是符号独特的艺术特征。符号所体现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特征(个性),而是同类事物整体的本质特征(共性),即类别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艺术强化与夸张,获得共识的艺术效果。这与其他造型艺术通过有血有肉的个性刻画获得感人的艺术效果是迥然不同的。但它对事物共性特征的表现又不是千篇一律和概念化的,同一共性特征在不同设计中可以而且必须各具不同的个性形态美,从而各具独特艺术魅力。
2.凝练美。构图紧凑、造型简练,是符号艺术必须遵循的结构美原则。符号设计不仅单独使用,而且经常用于各种文件、宣传品、广告、映像等视觉传播物之中。具有凝练美的符号,不仅在任何视觉传播物中(不论放得多大或缩得多小)都能显现出自身独立完整的符号美,而且对视觉传播物产生强烈的装饰美感。凝练不是简单,凝练的结构美必须经过精到的艺术提炼和概括才能获得。
3.单纯美。符号艺术语言必须单纯再单纯,力戒冗杂。一切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图形、文字、色彩坚决不用;一切非本质特征的细节坚决剔除;能用一种艺术手段表现的就不用两种;能用一点一线一色表现的绝不多加一点一线一色。高度单纯而又具有高度美感,正是符号设计艺术之难度之所在。
平面设计的目的是人与人的交流,符号无疑是必然的工具。设计师借用符号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符号作品,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传达的信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受众准确地、快速地、有效地接受与认知,就成了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所以设计者必须把握住他所应用的符号可能存在的变量,保证这些符号的当前值正是设计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所需值,而不是它们既有的、曾有的或可能有的其他含义。
参考文献:
[1]李幼燕.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6-17.
[2]何新.艺术现象的符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40-43.
[3]李祖定.中国传统吉祥图案[C].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4]王红旗.生活中的神秘符号[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
[5]王德胜.科学符号学[J].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3):25-26.
[6][法]巴尔特.符号帝国[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