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对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春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答疑惑,古人已将师者的职能加以延伸。新课标对教师有所要求:强调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注重人格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加强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和融合。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而且要成为人文精神的传播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当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勤学多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师不仅要担负传授知识的重任,而且要立足未来,使学生的人格健全,获得高尚的情感体验,顺应时代的需求,全面发展。语文教育因其独特的内涵,具备了这一功能。它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艺术,根植于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应用基础,并随着我国国运强盛而极具全球化的升值空间。它是我们的母语,体系完备,精华璀璨,闪烁着智慧的虹光,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好语文。
语文的价值已经转型,教学方法更应创新。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探索的平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教师求新求变,撷取各种创新手段,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应为新而新,而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辩证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不因此抛弃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势。
如是,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那么,语文教法因此有了怎样的改变?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呢?《语文课程标准》曾提出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它应是:(一)立足自主发展,在基本学法指导上突出“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的培养;(二)立足健康发展,在文化底蕴的积淀上突出“创新人格和现代精神理念”的塑造;(三)立足超越发展,在语文实践活动拓展上突出“专题性研究”的尝试;(四)立足稳步发展,在学习质量评价上突出“评价观念和功能”的转变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习语文不是浅尝辄止,不做表面功夫,不能应付了事,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做好备课工作:参透教材体系,掌握课程类型,确立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教师在授课活动中,要随时收放,把控难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息搜集能力。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优美的文字配上抒情浓厚的朗诵打动了学生的心田。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真聆听,目光追随课本上的文字;只有少部分学生会边听边划边思考。当我要求学生找出这篇散文的行文线索时,那些动笔的学生很快反应,回答得理据得当,而那些只听不看的学生就愁眉不展。学习不是坐等知识入口即化,而是主动出击,自我咀嚼。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我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学习材料的习惯。让他们选择擅长的学习方式,预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课堂上多动笔多思考,提醒学生不断审视自己的问题和方法,调控学习过程。如此,课后就能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引发对自我学习的评价。
散文优美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心情。结构的起承转合,议论性抒情的穿插表现,学生难道不可以参照着来一篇吗?《荷塘月色》不啻为一篇范文佳作,仿写一番有何不可?所以我让学生提笔模仿一篇,增强他们对信息的利用能力,也得到良好的效果。
学语文不是只学不用,语文课本也不是学完就废,而是要物尽其用。
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中学生处于一个思变的阶段,具有即将定型而尚未定型的特性,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随着教育的进化而有所发展。语文本身除了知识的累积和语法的运用外,还可以根据它特殊的人文性和精深的艺术性对学生进行量身的文化教育。
从这个角度,语文课堂上的一系列创建性的活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道德培养。
1.建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既张扬学生个性,又不失教师的学科点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情感的力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的个性化强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评价。尽管学生的观点趋于平凡、单薄,但教师本身应该以聆听的姿态,平等地看待学生的回答,给予学生相应的尊重,保护学生思想的火花。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评价他们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给予引导性的帮助。宽松和谐的积极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挖掘语文文本魅力,利用阅读引导学生剖白自我。时间是什么?生命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生命无限的精彩,不虚度年华,做思想的苇草。在语文教材中大量具有积极影响力的文章。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都有积极劝导的意义。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强调了思想的伟大。
3.挖掘文本中这些积极健康的思想,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创作于中国崛起的初期,描绘了人民以流血为代价拼求自由的壮景;夏衍的《包身工》揭示时代的悲哀,那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不希望重复昨天的故事。以他们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能使学生消除学习的浮躁,主动觉醒地获取精神的积极体验,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
驱使他学习,不如鼓励他自己学习。
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培养人才的关键之一。它体现了“新”的变化,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探索之路。
生活之中处处是语文,要打破学科的狭隘意识,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语文实践活动就会有所突破。(1)研究的专题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给学生有意识地分配共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统一。可以明确分工与责任,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协作完成,在互助的过程中交流情感,互补缺失。(2)专题具有随机性,凡事不是追求处处安排,步步护航。教师完全可以“就事论事”,学生的提议往往不能事先预料,却是合理得当的。所以教师的精心策划完全可以让步于临场的发挥提议,开放性地发展学生的能力。(3)研究可具有竞争性。专题研究不只是学生三五成群、七嘴八舌,创新更不只是体现于一堂课的热热闹闹。带有竞争性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一次明确的专题活动,奖励机制公开,采用民主评优的形式,会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奖品不过一盆花,或是一支笔,但是学生的热情会空前高涨。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从此跃上一个新台阶。
“研究性学习”适用于所有学科,但我认为语文活动获得的体验更佳。我曾经让学生研究过中国的“侠”文化,侠客特殊的身份与经历让学生欲罢不能。我乘机要求结合语文课本找“侠”文化,学生就会主动探寻文本的相关人物。何为“侠”呢?需要强健的体魄,需要盖世的武功?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不。“侠”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是“侠”的代表,悲情壮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辛弃疾是“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武是“侠”,坚贞不屈,誓死捍卫国家尊严;鲁迅也是“侠”,弃医学文,笔带锋芒,唤醒麻木的国人。不只是肉体的强大,精神的不屈和爱国的热情才是真的“侠”,在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得了更高的精神体验。
在热烈开展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不能丢弃学生的自主探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合作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个别学生的投机取巧,学生的独立思考方面还存在缺失。超越发展不能冒进,我们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稳步发展。
四、春风化细雨,桃李竞芳菲
小学生和初中生需要鼓励和提拔,需要肯定和赞美。高中生呢?他们的年龄阶层是否可以提前从“赞美评价”中毕业呢?其实不然,正因为高中生的特殊阶段,我们更要思索如何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我们不能给学生下“死”评价,追求下精准的评价,给学生分等级,更不能以分取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学习不是筛子。
1.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师都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可是结果却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即使鼓励也不应该盲目。教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是非观,鼓励的话语要具有针对性。是声音干脆,是观点独到,是思路清晰,是词语精准?教师应在注意聆听之后迅速给予回应,话语也应到位明确,不是含糊其辞,笼统了事。现代教育专家认为,幼儿时期的鼓励应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当孩子问你画得好不好时,请不要敷衍塞责,一“好”了事,而是应该告诉他:“你的天空颜色真棒,你的小鸟灵动鲜活。”比如语文文本分角色朗读,学生掌握不好。但只要他们敢读,能大声地读,我们就应鼓励他:“你的声色很棒,可以诵读抒情诗。”“你的情感很动人。”等等。教师不能熄灭学生的热情,面对高中生,同样也应给予关怀和鼓励。
盲目的表现还在于,什么都表扬。为了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不纠正学生明显的错误或者偏激的思想,是不负责任的。学生必须有得当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感体验,而教师有义务引导他们。
2.过程评价和终极评价结合。真实记录学生的每一点变化,点滴积累他们的成长,做一个有心人。比如我在班级实行学习加分制。过去学生不爱在语文课堂上回答问题,羞于开口。现在他们相互竞争,看谁比谁反应快,谁比谁更能拿到一分。这一分来之不易,课堂上只站起来回答问题不能加分,回答得好也不是我主观给分,大家授予一分。这就等同于在全体师生面前获得了肯定,这极大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强化了他们积极得分的信念。学生的积分做相应的汇总,让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获得高分。后来,这一举措不仅用到了回答问题上,还广泛地应用于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上,收到了预想的效果。我的评价机制都是公开性的,力求做到公正、合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民族强盛的保障,教育的责任不可谓不重。我将继续在语文教育的路途上探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