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体育分组游戏,促进中职体育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勇

  摘 要: 体育分组游戏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从实际情况来看,借助体育分组游戏,能够大大激发中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热爱,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这一认识,作者结合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对借助体育分组游戏促进中职体育教学的相关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以期为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
  关键词: 体育分组游戏 中职院校 体育教学
  
  一、引言
  从概念上来看,体育分组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表现形式,集娱乐、教育、健身、智力开发等因素于一体的有规则、竞争性的身体活动。由于体育分组游戏同时兼具娱乐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因此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尤其是适合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广大在校学生群体。而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的关注与重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将体育分组游戏引入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而作为体育应用教学的新扩展,体育分组游戏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挥。根据以往体育教学的经验,从实际情况来看,借助体育分组游戏能够大大促进中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热爱,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有利于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我将在立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对借助于体育分组游戏促进中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运用体育分组游戏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从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上来看,中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中生和大学一年级学生具有相似的共同特征。处于这一阶段的中职学生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中职学生往往又不具备成熟的分析和思考,上进心不强,反感甚至抵触教师的严格要求。这些特征决定了中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而体育分组游戏的引入,则为中职体育教学提供了选择。
  1.借助体育分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中职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实际体育教学经验,兴趣和爱好对中职学生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具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由于用于打基础的基本功练习所占的比例较大,而这些基本的体育练习往往又十分枯燥,因此难以调动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为不自愿的消极对待。可见,充分激发中职学生参加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采用体育分组游戏的方式可以达到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兴趣的目的。根据我从事中职体育教学的经验,将体育分组游戏引入教学过程后,不但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了,而且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明显增强。
  2.借助体育分组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对相关动作要领的把握不准确、不到位。这方面当然与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关,但同时,无疑与中职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关。因此,在当前中职院校的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领悟动作要领的把握是十分关键的。而引入体育分组游戏,不但可以如前所述充分调动起中职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动作要领的理解。例如,我在实际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就总结发现,在将体育分组游戏引入课堂之后,通过前后对比,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程度可以提高30%以上。
  3.借助体育分组游戏,可以树立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从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来看,他们多数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对未来普遍怀有悲观情绪,并且缺乏足够的社会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事实上,如果从更深的层次上探讨中职教育的内涵,那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具备在当前瞬息万变的时代适应社会竞争的素质。而对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来说,借助于体育分组游戏这一手段和形式,同样能够达到树立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目的。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中职体育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类群选择合适的分组游戏,如要塑造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可以选择“头上胯下传球”、“拍球接力”、“双人跳绳跑”等游戏。而采取分组的形式以后,组内的成员属于合作,而不同组之间则属于竞争,这样就达到了实现竞争与合作的双效目的。
  三、中职体育分组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分组的方法。
  体育分组游戏作为体育游戏具体运用的扩展,其本身既具有体育游戏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方法。首先从分组上来说,体育分组游戏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现实情况进行。根据我从事中职体育教学的实际经验,体育分组游戏的分组标准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按年龄分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年龄段上区分不大,因此按照年龄分组事实上并无太大意义。这一分组方法仅对极少数体育游戏项目适用。
  二是按照性别分组。考虑到中职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条件,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分组后的男生组和女生组,可以采用不同的体育游戏。例如,针对男生组,可以多选择一些具有竞争性或运动强度大的游戏,如“背人接力”、“双人蹲跳”等;而女生组则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游戏类型,如“有效与无效口令”、“贴人”,等等。
  三是按照身体达标情况进行分组。由于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相互差别较大,因此按照身体达标情况进行分组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又能有针对性地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当然,上述分组方法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准,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中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一些可行的方法,或是将上述方法综合使用,都是可行的。
  2.游戏中如何教学。
  (1)动作讲解
  在进行体育分组游戏时,由于选取的游戏不同,或者是学生的分组状况不同,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游戏的相关动作要领和规则进行讲解。比如对于“盲人足球”这个游戏,就要求两人分一组,两人中有一个蒙上眼睛。由蒙眼睛的同学踢球,而另一人则负责告诉蒙眼睛的搭档向什么方向走,做什么,等等。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进球最多,哪一组就算获胜。再如前面提到的“有效口令无效口令”游戏,则要求一定数量的同学前后排成一列(或者排成多列),由体育老师给最前面的同学下达“口令”,然后依次后传,传口令的过程中不许跨入,不许被其他人听到。传得最快最准确的组获胜,等等。无论对于学生熟悉不熟悉的体育分组游戏,中职体育教师在开始之前都应对其进行必要讲解,以便学生在分组游戏中更好地参考。
  (2)学生自行掌握
  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主体,这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同样应当把握这一原则。因此,在中职教师对分组游戏进行必要讲解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则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实践和把握。而中职学生在亲身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是任何传统的以体育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都难以企及的。因此,让学生自行掌握这一环节,应是体育分组游戏的重点之一。在这一环节中,中职体育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学生的实际参与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便不同组之间的游戏顺利进行。
  (3)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
  “寓教于乐”是中职体育分组游戏的基本目的之一。在分组游戏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培养和思想上的教育。而事实上,很多中职体育的教学目标都是可以通过分组游戏这一形式加以实现的。比如,适当强度的体育分组游戏可以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或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而“拍球接力”这一游戏则可以针对爱好篮球的学生进行运球、传球方面的练习。此外,通过体育分组游戏,还可以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比如培养他们自信的性格,塑造他们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意识,等等。对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来说,应当把握的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这是体育分组游戏的核心内容。
  四、结语
  作为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教学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我主要根据从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对当前应用体育分组游戏加强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就其意义来说,体育分组游戏有助于增强中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及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因而将体育分组游戏应用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我还对体育分组游戏的具体运用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在实际的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这些方法加以灵活运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分组游戏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创歆.论体育游戏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3(上旬刊):211.
  [2]张红.浅析体育游戏在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8,(2):156-157.
  [3]宣宁.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3,79.
  [4]叶春静,蔡宏秋.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简单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6.8.28,(4):77-78.
  [5]任晓彤.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19,(4):76-77.
  [6]王圣奎.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7.06(下旬刊):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