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贫困地区学校如何提高小场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波

  由于很多贫困地区学校操场都比较小,再加之体育课都要为其他主课让位,一般都安排在下午,这样就会出现同时有几个班一起上课的情形,如果大范围进行活动就会相互干扰,影响教学质量。如何利用小场地开展体育教学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利用小场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谈一些个人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备教材、备场地,科学规划,提高场地利用率
  认真钻研教材,细致入微地备课,仔细规划好、利用好现有的场地条件是在小场地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无论操场大小如何,学生情况怎样,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仍然是上好每节课的灵魂所在。而在不利的场地条件下上好体育课就又增加了灵活多样地利用、规划场地的备课内容。
  首先,在备课中仔细研读教材,看看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变化来适应小场地。如:在冬季进行耐久跑的训练,我就让学生紧贴着学校操场的四周进行跑动,从旗杆后,从肋木前、紧贴着镜鸿楼的墙进行长跑。这样的安排,使操场的面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另外,不规则的跑动路线也增加了学生的乐趣,使他们更加乐于参加枯燥的长跑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小了活动范围,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要细心研究好操场如何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争取不浪费每一寸土地。如:耐力跑课上需要在操场上画出两条跑道。如果按照常规,就应该采用与镜鸿楼平行或垂直的角度来划,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操场比较整齐,横竖分明的情况。由于我校操场不规则,采取这种划分的方法将会使很大一部分场地不能被充分利用,同时被使用的部分也因为中间有篮球场而丧失部分的使用价值。所以,我就打破常规,沿着操场的四周画出两条跑道,使跑道的有效利用距离为八十米左右。这样,操场被充分利用了,学生锻炼的有效空间也增加了,练习的强度增加了,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有一定作用。
  二、备教法,强化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1.定位法。在小场地上同时有几个班级上课,使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为减少,这时宜采用“定位法”,即固定队行进行练习,如在走廊过道、花坛等处排列队形,要求位置不变而教材教法多变,除了做提高身体素质的体操、跳绳、立卧撑、徒手技术动作等练习外,还可以做单双数相间的绕人运球,跳跃曲线跑动,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利用体操棒或小型器材进行协调性练习,用沙包进行抛接练习,充分锻炼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感。教学秩序活而不乱,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顺势法。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做自然地形跑。如:沿着花坛跑、绕树慢跑、台阶两脚交换跳、跑楼梯、沿墙根慢跑纵跳摸高、靠墙手倒立,对墙投掷、绕过障碍等。这种方法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学生情绪很高,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忙乱。
  3.盘旋法。在场地上曲曲直直地花样移动,如:“8”字形跑、蛇形跑、螺旋跑、快慢相间跑等,还可以走跑交替,变换动作方向与节奏。这样场地虽有限,跑距却可以延伸,称之为“盘旋法”,对培养学生的反应和灵活性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4.替代法。利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掷远;以跳背来代替山羊分腿腾越的练习,用跳橡皮筋来代替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可以增加练习次数,掌握好运动技能,并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在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只有良好的纪律才是练习次数和质量的保障。
  5.循环练习法。在有效的范围内分组练习,如:第一组跳绳、第二组举重物、第三组立卧撑、第四组蛙跳。分散练习,依次轮换,只要组织严密,所有空间就能充分得到利用。
  6.模拟法。不用器材而只用手势动作,如:双手胸前传球,原地侧向掷垒球,滑冰的蹬冰技术练习和弯道压步技术练习,篮球的重点技术三步上篮练习等。充分利用少年儿童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做好徒手练习。
  7.游戏法。在相宜的场地上利用“游戏法”完成教材内容,如:画一有规则的圆形图案,用小白兔的故事教低年级学生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一边跳图形一边唱儿歌,让学生体会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基本要领。还可以开展活动范围更小的游戏,如:“叫号赛跑”,“贴膏药”,具有对抗性质的“斗鸡”比赛等。既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与玩”中掌握了动作要领。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中,利用游戏规则让学生理解动作技术的要点,形成良好的纪律性。
  8.竞赛法。利用多种竞赛活动形式加大运动量,如:迎面接力由单人跑改成手持实心球一至两个,提高难度,高年级可进行背人负重的接力,在跑之前做五到十次深蹲或立卧撑增加运动量,利用增加密度来加大运动量,如:传球时由两人迎面传球改为三角、四角或用两球进行,增加传球数量,提高传球质量。跳绳每人跳跃个数由少逐渐增多,有条件的学校可用海绵垫练习前滚翻,再过渡到前滚翻接力,通过增加练习次数达到合适的负荷量和良好的练习效果。
  9.实际法。在教学当中要考虑到地区和学生的特点,如:冬天在许多地区学生喜欢玩毽子,而且能玩出很多花样,应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一特长,把水平高的同学组织起来,进行一些小型的单项比赛,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将民族优秀传统项目“武术”贯穿于教材当中,不需要器械,在小场地上同样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