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民间游戏为突破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晓燕

  摘 要: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研究幼儿游戏是幼教工作者一项首要和必不可少的任务。在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小游戏,这些游戏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广泛的地区性和独特的民族性。不少人认为,玩民间游戏太土气、太落后,这是对民间游戏的曲解。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幼教界也应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的精华为培养幼儿所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大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 全面发展
  
  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民间游戏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幼儿可以通过玩民间游戏来培养、社会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健康地成长。
  一、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发展儿童走、跑、跳、钻等基本的动作,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只机械地反复让儿童做这些动作,就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这样,练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在搜集到的民间游戏中,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由于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能引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在民间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这能使儿童在游戏中情绪积极高涨,乐而不厌。经常开展这些游戏,也即反复练习,使儿童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了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由于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因此它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幼儿园来说,如果仅依靠体育活动来完成锻炼幼儿身体的任务是远远不够的。民间游戏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使儿童能利用点滴时间和有限空间开展活动,从而保证了幼儿活动的总量。幼儿民间游戏中“金锁银锁”、“跳格子”等游戏,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能力,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推小车”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大肌肉动作;“木头人”、“老鹰抓小鸡”、“踩高跷”等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平衡能力。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促使幼儿骨骼肌肉的发展,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促进了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除了在固定的主题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零散间隙时间。如离园前、餐前、餐后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木头人”“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二、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大多数幼儿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当然,民间游戏的儿歌中也存在着不少迷信的,或过时的、不正确的知识,这需要予以筛选和改编。通过对挖掘、搜集到的游戏童谣和儿歌加以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孩子们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如《骑铁马》这个游戏,就可以把城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嵌入儿歌中。幼儿民间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小班的幼儿。首先,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不仅仅是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锻炼说话胆量。例如“炒黄豆”、“木头人”等民间游戏,在游戏时,幼儿处于放松状态,心理上没有压力,敢于大胆地说话;在游戏过程中,作为游戏伙伴的教师对幼儿所提出的要求,幼儿也会乐于接受,很快就会变得敢于说话。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材料,可以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这就大大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此外,幼儿民间游戏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记忆、判断等能力。
  三、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
  首先,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促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表达,丰富词汇,而且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念着“炒、炒、炒黄豆,炒炒黄豆翻个身”等,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其次,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同意见,产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进行充分协商,统一意见,协调彼此的行动,达到合作的目的。例如:孩子在玩民间游戏“老鹰抓小鸡”时,扮演老鹰和小鸡的幼儿为“小鸡怎样算被抓住”而争执起来。这个说“他的衣服被老鹰碰到了就算抓住”,那个说自己“没有被老鹰抓住”。这时,我让孩子们回到身边,让他们互相讨论商量,制定一个“被抓住”的标准,我引导他们统一了意见后,他们又愉快地玩起了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关系平等,有多方面的交流,并且相互影响。教师要指导孩子学习换位思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正如瑞吉欧教育理念所说的:“儿童是坚强的,他们有能力担当自我成长过程的主角,儿童之间尽管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试图通过与别人的对话、互动与协议来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与别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四、幼儿民间有游戏有助于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社会领域第三个教育目标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各类游戏是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手段,开展游戏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皮亚杰说:“儿童游戏包含着大千世界的一种缩影。这种游戏中的微型世界反映了由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而许多民间游戏的顺利进行,都取决于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如:切西瓜、贴人、关老关等。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种活动。在平时的游戏中,它们的趣味性都会对幼儿产生诱惑,从而破坏某些规则。如何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成为我们和孩子开展游戏时思考的方向。例如:民间游戏“丢手帕”,它的规则是:幼儿围成一圈坐在地上,其中一个幼儿在小伙伴的儿歌声中有节奏地绕圈跑,并偷偷地把手帕丢到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后面,边上的幼儿不能说出手帕在谁的后面。如果被丢到手帕的幼儿因没有发现自己后面的手帕仍坐在地上,而被丢手帕的小朋友抓住,那么,被抓住的幼儿就要表演一个节目。绝大多数幼儿都能遵守规则,但是,顽皮的幼儿却难以遵守,经常会说出手帕在谁的后面。此时,我请大家来评价这种游戏行为,从而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使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
  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生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促进了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愿我们的民间体育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