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武

  摘 要: 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初中学生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理应成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前沿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数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思维的特征,是指一个由具体事物到抽象认识的过程。创新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创造、怀疑、追求。创新思维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教学中教师应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几何的起始教学中,对观察材料:已知A、B、C、D、E、F是直线上的六点,图中共有几条线段?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得出观察结论后,可进行提问:1.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2.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3.你的观察顺序与正确的观察顺序有何不同?借此引导学生认识有序观察事物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二、创设疑问情境,激发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创新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创设质疑情境正是为了让学生亲临其境,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引起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让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这种境界是激发思维的最佳时期。教师要鼓励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质疑置辩,培育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从探索、讨论的活动中提出问题,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注意丰富课堂实践操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进行广泛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创设数学实验,巧妙设计实验,通过有目的地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都能通过亲自体验来获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更新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1世纪最伟大的产品不在于科学技术,而在于新型的学校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这对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机教师,我们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固守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是很难培养出智能充分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运用新方法,辅助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
  四、营造适宜教学的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是异想天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和谐、成功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应当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的课堂气氛,首先来源于民主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应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对立关系,而是如同一支乐队的指挥与演员一般,好的指挥需要演员的配合,好的演员也要有指挥的领导。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更多地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宽松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享受一份自由表达的乐趣,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一股自我控制的力量,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会用数学方法对事物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促使他们拓展思维,主动探究,从而使他们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在各个方面入手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深化素质教育,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合格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义生.论创新思维的品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4.
  [2]褚志英.韩广瑞.用身边的例子教数学.内蒙古教育,2003.3.
  [3]王海明.用心呵护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学新论,2002.6.
  [4]李秀玲.趣味数学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专题点击,20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