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隋鹏威

  摘 要: 音乐鉴赏是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定和欣赏,也就是说欣赏者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作出评价。鉴赏力具有整体性,它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各个要素感受的基础上,能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更具主观性,因为尽管每个人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织体等有相同的感觉却因个人的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不同,对作品的理解、评价各异,甚至大相径庭。因此,高中音乐欣赏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能力与促进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倦乏,正是教师在新时期下面对的一个极大挑战。作者就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及音乐鉴赏能力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新课改 音乐鉴赏课 学习兴趣 鉴赏能力
  
  如今的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新的课程改革推动下,音乐鉴赏已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本校630名学生的调查中,有560名表示喜欢欣赏音乐,占被调查者的89%;有56名学生表示无所谓,占9%;有14名表示不喜欢,占2%;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音乐。但是,在学生所列的“你喜爱的音乐作品”中多数为流行歌曲,只有少数民乐曲和外国乐曲,在接触音乐的途径中多以网络、电视和购买为主。可见,学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正确的引导。怎样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和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要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感共鸣,创设一定的情境是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音乐的意境是一种不具体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更快、更确切、更丰富地让学生进入到音乐意境之中,去体验它的奇妙。如果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意境,更能促进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身体律动的形式激发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并以身体律动和即兴的表演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再创作。在活动中,同学们全身心投入于创作活动中,相互敞开又相互接纳,从而不断实现融合与交流。在教学中,应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开始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因而它具有模糊性的特征。因此,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难免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报怨音乐作品太抽象、不易理解。然而正是因为音乐作品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的特点,才使它具有比其它的艺术形式更广阔的联想空间,也更具有无穷的魅力。只是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阅历和知识积累有限,加上接触音乐作品较少―――很多学生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仅限于听流行歌曲,而对浩如烟海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却知之甚少,也就难免会对一些作品难以理解或理解不能深入。因此,我们更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从具体的情境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达到有效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例如:《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乐曲,在理解作品本身的意境的基础上,随着引子优美动听的旋律引出时,引导学生想象初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洒满整个静谧而安详的森林,各种昆虫、鸟禽的叫声穿透阳光……活泼的主题旋律跳出,欢快的音乐立即牵动了他们的心,此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森林的形象依然是朦胧的,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联想,进而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
  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创设平等合作教学、增强学生创造力开始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音乐是一个以创造力为生命的学科,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推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创造,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音乐,而且会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从而对音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做学生的朋友,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激起学生的心灵火花。在合作教学中,由于营造了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氛围,大力提倡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加强,思想得到了解放,更好地使学生发挥了丰富的联想和创造,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熟记音乐主题旋律开始
  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往往易于演奏和演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学生在聆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唱。学生在对这些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中既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背唱的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音乐的各个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意义入手
  歌曲作品《祖国颂》,这部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点就是运用众多的节拍交替,丰富的节奏,调式对比及和声织体的进行,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感情。因此,通过这首乐曲的赏析,可以让学生理解节奏、调式、和声织体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无伴奏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欣赏来了解音色、力度、速度等因素的变化使用把姑娘和小伙子之间羞涩的、追求美好爱情的关系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形象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动人的传说、英雄的历史,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切之情。在展开部村民婚礼的一段中,开始时力度由弱而强,可以提示学生这时仿佛坐着船顺流而下,两岸的风光渐渐移近,传来了农村婚礼上纯朴的波尔卡舞曲,随着力度的渐强,来到了婚礼现场,感受到了一幅捷克民间风俗的温馨画卷。接着,音乐又由强而弱,仿佛小船渐渐远去,甚至消失在远方,似乎夜幕降临了,所有这些想象都是随音乐要素的力度变化而跌宕起伏的。
  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
  同学们在欣赏器乐作品时(特别是无标题器乐作品),由于没有文字的帮助,要理解音乐的思想内容确实是困难得多。这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反复地聆听,加强对乐曲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的资料。如:了解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借鉴前人或有关专家对乐曲内容研究成果,等等。如果同学们在这些方面有较深的了解,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容。比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时,如果对柴可夫斯基所处的时代环境(即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黑暗现实)及柴可夫斯基这样一些向往自由的俄国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彷徨心理状态有所了解,那么就有可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部交响曲的感情内容,以及它所包含的社会意义,达到对这首乐曲的更深理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七、结语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注重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实践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以“趣”激发动机,以“美”愉悦身心,让他们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鉴赏课。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克,杜光.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邹阳.音乐教师与新课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5]吴永贵.浅议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种方式[J].艺术教育,2008,(10).
  [6]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