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守珊

  摘 要: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中逐渐增多的弱势群体。近年,尽管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但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机制仍有许多缺陷。因此,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采取何种资助方式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成为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育人 勤工助学 贫困心理
  
  一、对目前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的基本认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贫困生逐渐增多,资助贫困生工作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据了解,各高校拨出专款,以设立奖学金、困难补助等方式进行资助工作。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高校一定要贯彻“育人”思想,助学绝不是简单的“扶贫”,绝不能培养动辄伸手求助的懒人。帮助贫困生解决困难最根本的途径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家庭和本人的努力克服困难,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接受竞争,争取奖学金;支持他们自强自立,通过勤工助学达到自助[1]。
  二、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奖、助、贷、免、补、勤”六位一体的“阳光工程”等政策的实施[2],在解决贫困生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高校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坚定决心。然而大家将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主要归结为经济问题。其实不然,致力于由单向、非循环的资助模式向自力更生的“自助”模式的转变,已成为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单向、非循环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比例越来越高,单向、非循环的资助模式使得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需要稳定地投入增量资金,长期以来使国家、学校背上沉重的负担。根据分析,得知这种资助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郾资助目标单一化。这种资助模式,以提供经济帮助为主,忽视了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贫困生常常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较重的自卑情绪,做事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他们比普通大学生更希望获得理解、宽容、关爱和支持,在心理精神层面更敏感。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即时给予他们关爱,端正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3]。
  2?郾资金自我更新薄弱。我国大部分高校资助贫困生,仅片面强调经济解困,把重点放在资助资金的投入上。而国外基本都采用了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和勤工助学等方式,直接发放现金和减免学费的方式正逐步被取代。因此,高校应在实现助人、育人目标的同时,兼顾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便整个系统良性运作下去。
  3?郾个人解困能力相对不足。这种资助模式,着重将资助经费直接发放到学生手里,给予他们直接的物质支持,却弱化了为贫困生搭建提高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平台的作用。显然这并不是最有效的资助。自力更生的“自助”新模式才是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良性循环的根本所在。
  (二)自力更生的“自助”模式中勤工助学岗位的多元化。
  勤工助学是一条通过学生自己的辛勤劳动而获得资助的途径,具有公平性、自助性等特点,一方面可以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一模式受到很多高校学生的认可。但是,目前各高校对勤工助学的重视程度仍存在些许缺陷,未形成有效规范的市场指导和管理。
  1?郾勤工助学体系具体的问题体现
  (1)运行体制不健全。现行的勤工助学体制在岗位设置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疏漏,尤其是精神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勤工工作的意义。另外,部分勤工干部营私舞弊,给同学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2)工作观念陈旧。国内高校大多忽略了勤工助学包含的育人内涵,极大地弱化了勤工助学应有的育人功能。这主要源于我们在实践中对于勤工助学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勤工助学急需发挥促进就业的作用。
  (3)岗位结构单一。如今国内高校制度化的勤工助学,绝大多数仍然局限于高校内部,且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这决定了勤工岗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同时也关闭了困难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大门。另外,助学岗位缺乏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2?郾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多元化的建议
  (1)转变勤工助学观念,促进就业等多元目标的达成。当下首要之举在于精析传统勤工助学观念中的利弊,与时俱进,使之与当代高校实际情况相配套。传统的勤工助学体系忽略了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而现在我们要既有“鱼”的现实需求,又有“渔”的长远期望。转变陈旧观念迫在眉睫,改革落后的重资助轻锻炼的体制势在必行。
  (2)合理设置多层级的岗位结构,满足多元化需求。如今,各高校的勤工工作仍以劳务型岗位为多数,可以增加一些有较高的要求,如管理型、技术型、智力型岗位。应从锻炼学生的就业素质,促进其对社会的了解上下功夫,这也是当代大学生严重缺乏的。
  (3)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的有机结合。勤工助学以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等各项公益劳动为主要内容。但因校内经费有限,岗位较少,所以贫困生应走出校门,以家教劳务作为突破口,迅速对外打开局面[4]。
  三、家庭环境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贫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他们不能正确调节心理压力而产生心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郾心理上的自尊和自卑的抵触。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他们却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担心同学因自己的贫困而看不起自己。
  2?郾情绪孤独、抑郁,人际交往消极退缩。一些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意志消沉,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回避现实,渐渐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久而久之,他们与同学产生了距离,脱离了集体,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3?郾学业焦虑。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学习根基差,又因解决生活问题占用部分学习时间,致使贫困生的学业焦虑十分突出。尤其许多贫困生理论成绩尚好,但实践能力较弱,这些都加重了他们的焦虑。
  (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其正常学习,而且会导致其自暴自弃。这是一群人的未来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正确分析引导贫困生心理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
  1?郾正确引导。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我们要因人制宜地加以分析,通过谈心、家访等,帮助他们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条件的还可以分析造成家庭困难的原因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办法,使他们尽快摆脱困境。
  2?郾亲近关怀。由于部分贫困生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不肯主动与外界联系,自我封闭,这需要我们更主动地与他们接近,学习生活上多鼓励多关心,各项活动多邀请,使他们感受到学校乃至社会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3?郾激励互动。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针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采取以各类竞争为主线的互动,营造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互动机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尽早脱贫打下基础。
  四、“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事实上,过去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只是单一地体现在“助贫”的层面上。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大学生资助工作无可厚非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将单一的“助贫”转为“助贫”和“育人”并举。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做到: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教会学生懂得报恩;将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与“经济脱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使贫困生真正“脱贫致富”;把创新教育与科研奖励相结合。这样不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工作能力,实现双赢。
  资助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是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避免其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只是资助工作的最低目标,然而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即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
  因此,高校将帮困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爱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让“全面发展,全体成才”的育人目标融入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让社会的关爱伴随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是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姜继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社会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25-27.
  [2]马娟.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现代教育,2010(下).
  [3]张雪松.谈高校特困生的教育引导和资助[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4):100.
  [4]孙颖.建立与完善特困生资助制度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1995,(4):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