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明文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知识的向导,教学活动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而对中学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巧设导入,引发兴趣
  “凡欲成一事,必须有良好的开端”,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在数学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所以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考虑运用新颖、别致、巧妙的方法导入课题,使学习内容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例如:教学“圆的知识”时,我出示了多媒体动画:在一条繁忙的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手推车、三轮车等,车轮都是圆形。
  提问: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然后导入新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到底为什么把车轮制成圆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知识”。(板书课题)
  因为引入的是身边的事物,学生参与热情高,探究欲望强烈,使后面的教学活动得以有效有序地进行。
  二、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加倍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数学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在学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诸如“汽车与牌号”、“人与指纹”、“国家与国旗”等。也有学生列举“锁与钥匙”的例子。经过一番讨论、探究,他们发现“锁与钥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一把锁可能有多把钥匙。在讲“确定位置”时介绍“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陆在落内蒙古大草原后,地面搜救人员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确定返回舱位置的原理。在学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门、窗户都只安装两个转轴。通过实践,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三、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巧设悬念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因此,老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并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善于引导,促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能有所得。那种不做认真的复习准备工作,只有一句“请翻到课本第××页,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的平铺直叙的切入方式势必导致下一步的照本宣科,同时这种开场白式的课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学生不喜欢,而且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效果。恰当的引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提问引入都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一开始出示了四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想:“为什么自行车的三脚架、太阳能热水器、电线杆、屋顶都用三角形呢?做成四边形可以吗?或者其它形状?”学生都笑着摇头。“那怎样让易变形的四边形变稳定呢?”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议论纷纷。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让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悬念,而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兴趣自然就有了。当然,提问也必须注意提问的目的性,更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
  四、多样练习,巩固兴趣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练习的效率和效果,不但与练习内容有关,而且与学生兴趣有关。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变换练习手段,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去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克服注意力不能持久和易于分散的特点,使其顺利地完成任务。在教学“统计”时,我布置了这样的练习: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了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练习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练习生命的色彩。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提高,学习效果就会较好。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时空,一门课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对该科目的兴趣大小。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的兴趣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毕恩材.数学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罗才忠.中学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与实践.数学学习,2004(增刊).
  [3]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