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英语教学听力理解因素及提高听力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奚治梅

  摘 要: 听力一向是中学生的薄弱环节,随着英语试卷中听力试题的增设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人们对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因素较多,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听力理解 影响因素 提高对策
  
  听力理解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环节。随着英语试卷中听力试题的增设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人们对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听力一向是中学生的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读多听少,甚至只读不听的弊病。我在此简要分析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听力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一)听力材料的本身特点
  所听的材料中出现新词、新句型和新语法现象,或者由于连续弱读、失去爆破、重音移动等而使语法中的词句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听力理解,归纳起来如下:
  1.时间变量,即语速、停顿和迟疑。语速是听力理解中的决定性因素。语速太快,听者来不及反应,语速太慢,则给听者造成心理上的障碍,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容易引起厌倦等情绪。不同来源的听力材料对语速要求并不相同,不同水平的听者对语速有着不同的要求。语速并不是一个在听力过程中独立作用的因素,它与材料本身的特点、听者的背景、知识等密切相关。2.听力材料的类型。学生在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生活的习惯、文化特色、志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不能听懂其内容,在听时就会思想转不过来。这就是说听力材料的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同样影响听力理解。
  (二)任务特征
  听力理解的任务类型对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有影响。听者对不同类型的任务有着不同的反应:(1)回答多项选择题要比疑问词提问的问句容易;(2)回答针对具体线索的提问比依据整体线索的提问容易;(3)概括理解和综合信息比寻找某个特定信息的难度大。
  (三)听者的特征
  听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记忆力、情感因素和听力策略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方面。目的语输入的记忆跨度比母语短,但是,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能成功处理的英语输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所以说,记忆时间长度是听者整体语言水平的标记。与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听者进行想象、猜测,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听者的心理,听者听英语的潜在困难属于心理障碍,总感到被动、无把握,因此过于紧张,这样,未来可以听懂的也听不懂了,碰到几句自己听不动的句子就着急、紧张,认为自己不行。因此,坚定听者的自信心有助于增强听力理解效果。
  (四)外部环境
  听者听力能力的提高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现在的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大多数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上英语教师是否利用英语教学,直接影响中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坚持利用英语教学,受教育者的听力水平一定好于利用汉语教学的受教者。另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班级人数极多,听力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必要的视听设备、音像材料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听者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听者的听力水平,我们必须注重相应的学习策略练习,以帮助听者找到听力理解中的困难及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适时对自己进行监察、评估和调节。策略训练在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听音专门训练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必须进行听音训练,但盲目地追求多听、求量而不求质,效果也不会好。这里有两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一是材料的“源声”(source voice)一定要丰富,要尽可能使学生熟悉各种人的音调。说出来的话语不同于写出来的文章,除了连续、同化、失去爆破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外,他还有轻重缓急、喜怒哀乐和说话者个体差异等特征。平时只使用“源声”单一的材料进行训练,会造成学生的语音适应能力低下――他们有可能辨别不出另一位说话者说出来的单词,或是悟不透那些陌生语气的内涵。二是泛听必须与精听相结合。泛听时注意的焦点是整段话语的大意,一般听者能回答有关中心思想的问题即可;而精听时注意的焦点则在于语言材料的本身,要求学生能够记住细微的语音现象,其训练形式往往是笔录、复述或听写。精听时连续听音的最小单位可以是一个句子。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拆成孤立的单词进行听力训练不利于培养存储与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宜提倡。只有精泛并举,才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朗读与口头交际训练
  无论是一个单词还是一句话,说对、说准和在头脑里建立起正确的音义对应模型是听动的前提,朗读和说话的训练既可以矫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又可以练习辨音。口头交际由于适应性强,更有利于从中体验语气、语调等方面信息的内涵。
  (三)一般性读写训练
  如上所述,除辨音能力外,参与听力理解活动的各项能力也包含阅读理解活动。因此,阅读训练可以使这些能力得到提高。例如,认定语法和逻辑关系的能力是在“语感”形成之后才发挥作用的,而语感则是在对语言的各种正确组合形式进行过无数次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一样,也是一种对语言形式的体验。通过阅读也可以形成语感,这尤其会使听力理解能力受益。写作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写的训练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其语感,从而促进其听力理解的发展。
  (四)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
  阅读理解与听力理解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毕竟属于两种不同形式的活动,除输入信息的载体不同外,其差异还表现在输入的方式和速度上。读文章是面状展示的,它停留在纸上,可以“一目十行”;听的话语是点状排列的,瞬间即逝,只能“声声入耳”。读的进程能够自行调节,如可以略读、跳读,可以回跳、复读也可以研读;而听的速度是既定的,不因听话人的意志而改变。因此,一般性的阅读训练虽然有助于听力的提高,但因欠缺速度方面的要求而影响效果。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模拟听速阅读实际上就是匀速阅读,可以分为朗读式和静音式阅读两种形式,前者指朗读或默读,其特点是无论出不出声,脑子里都要出现“伴音”的阅读。这种方法适用于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后者指脑子里不出现“伴音”的阅读。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操作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即不准回跳重复,不准停顿思考,必要时可用手指的匀速移动来确定读速。这种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于读中练听,听读兼顾,是一种练习听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多种多样,听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有效的训练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卢莉.理查兹论英语听力教学材料的设计.英语语言测试.
  [2]葛文山.英语听力理解及其学习者策略.中小学生教材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