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陶行知思想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柳君

  摘 要: 美术是一种简单又复杂的造型艺术,它独特的创造力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项属性,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从小培养创新的人才呢?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陶行知思想 幼儿园美术教学 渗透
  
  美术是一种简单又复杂的造型艺术,它独特的创造力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项属性,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课程。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从小培养创新的人才呢?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给了广大幼教工作者很大的感触。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正是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所言。他强调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认为:培养创造力,必须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的培养。他提出创造教育的概念,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原则之一:“解放儿童创造力”,在当今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起着较高的指导作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实现着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目标。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激发幼儿美术创造的欲望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常常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那些世俗的东西中解放出来。那么,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是否有束缚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临摹为主要方法,画什么和怎么画都是老师规定的,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首先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其自由想象和思维。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幼儿思考。
  如小班美术活动:“月饼”,老师的提问可这样层层设置,一块圆圆的饼干像什么?咬一口后像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像轮胎、像月亮、像小船、像蘑菇、像小山……想象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大班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学“神奇的太空”、“神奇的森林”、“会变的小手”、“有趣的汽车”,等等,在绘画前,我们会让幼儿大胆地去想提问、想象,效果都较好。
  如:“大鞋的联想”,我们将一只大鞋放在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背景下,问幼儿:大鞋像什么,孩子纷纷说像轮船、像汽车、像房子等。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艘潜水艇,许多美丽的鱼儿在围着她做游戏;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幢高楼,一楼住小兔,二楼、三楼住小猴子和小松鼠,门前还有大花园……
  幼儿自由发挥的同时,老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二、解放幼儿的双手,增强幼儿自我表现的能力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一大支柱,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幼儿美术创作容易受思维的符号性和自我中心性影响,往往凭直觉表象而进行,因此,具体美术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十分必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像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可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手和脑并用,是培养创造力必要的途径。我们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入手,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拿笔临摹教师作品为主的单一方法,让幼儿在作画前先动手感知,再动笔画。
  例如:在美术活动“小草和小花”中,我出示了一张范例让幼儿来观察并绘画,这时小朋友会问:“怎么画出来的?”、“为什么小花是花菜画的?”这时,我让幼儿用切开的和未切开的花菜进行尝试,让他们主动创造出小花。有的幼儿用花菜根敲出来,说是一颗小石头,“对呀!你的发现真不错”,我时常用鼓励来肯定他们创造。
  又如:“画雨花石”,请幼儿先用放大镜照照、看看,雨花石上有什么花纹、色彩、线条等,再用手摸摸感知雨花石,最后画雨花石。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作画兴趣,而且每个孩子都根据自我的感受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雨花石画”,教学效果很好。在大班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拓展了手工活动的内容,在原来偏重纸工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的泥工塑造、手工小制作、撕、贴、拓印、印染等多种手工操作活动,多让幼儿动手动脑,独出心裁地创造,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三、解放幼儿的嘴巴,提高幼儿自我表达的能力
  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我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给孩子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1.给孩子问的自由。让幼儿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有关美术知识。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中,提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一位幼儿问:“为什么在节奏谱子中,狮子的叫声要画弯曲的线?”这时我引导幼儿相互发表意见,有的说:“因为狮子的叫声一会响一会弱”;还有的甚至说:“是因为狮子叫起来又响又长,所以用长长的曲线……”我们在肯定幼儿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们明白:长长的声音符号可以用长波浪线来表示。经过幼儿间、师生间的质疑释疑,幼儿加深了印象,增进了知识。
  2.给孩子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孩子的作品,引导孩子继续创造。如:在绘画“我们的教室”时,发现一位小朋友的画中一片漆黑,我问:“你画了什么呀?”他笑着说:“这是晚上的教室,没灯又没人。”我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真是佩服他所谓的理由。又例如:在绘画“蚂蚁搬豆”活动中,一位幼儿在画好的蚂蚁上涂黑色,把原来画好的蚂蚁涂掉了一半。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涂掉?这个孩子却毫不含糊地回答:“蚂蚁爬到洞里去睡觉了。”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你能让我们知道蚂蚁在洞里呢?”孩子停了片刻说:“给它开个窗吧!”说着给剩下的半只蚂蚁画了一个框。看,孩子的创造不是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提高了吗。
  3.给孩子评的权利。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的评讲为主的现状,积极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提高审美能力。如:幼儿完成作品后,让他(她)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哪里还不够?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增强创作的自信。同时开展幼儿间的互评,在主动参与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如:画“奇特的房子”时,一位幼儿创造出了形状奇特的“自动救火房”,同伴评价说:“他的房子想得好,和别人不一样。”“他的画得背景太花,房子看不清楚。”……针对幼儿园的评价,教师马上引导:“用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看清楚房子呢?”幼儿纷纷议论说:“可以在房子外面勾黑线。”“可以在房子外面涂白色。”“把背景涂掉一点。”他们想出了许多种修改的方法,充分表达了观点,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四、解放幼儿的空间,提供幼儿美术创造的条件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中,首先,要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生活经验是幼儿园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带领幼儿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特别是让幼儿积极地去参与游戏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使幼儿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如:画《春天》,教师在课前带幼儿在户外观察,寻找春天的秘密,带着问题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幼儿在自我观察、发现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用绘画语言来表现,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使画面丰富多彩,充分表现了孩子的个性。
  其次,要拓展幼儿认识的眼界,提高审美意识。
  如:欣赏课,在图片欣赏中让幼儿观察自然景观,观察建筑、环境设计、产品装潢、广告设计等。有条件还可以带幼儿出去走走、看看,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又如:启发创作时,欣赏大师作品和优秀儿童画,为儿童提供可接受的高层次的欣赏素材,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增强绘画信心,激发表现欲望。
  最后,要营造自由、愉快的心理空间,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造、完全展现自我的两大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意识与具有个性化的创作。过多的行为规范和指责,将不利于激发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热情。为此,教师要理解孩子,避免指责,变指责性的语言为启发式的询问。如:变“你的手画得太长了”为“这个小朋友手伸得这么长在干什么呀?”;变“太阳明明是红的,怎么会是绿色的吗?”为“你画的太阳和别人的不一样,肯定是有秘密吧?”等等。教师用充满好奇的语言去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于活动之中,在轻松、快乐气氛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我们坚信,只要教师们能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当代幼儿的实际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发挥好美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中国教育出版社,1992.02.
  [2]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