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向军
摘 要: 机电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中初级技术人材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应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机电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电专业课 学习兴趣 培养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生源基础较差,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专业课理论性强,概念多,学生普通感到难学、难理解、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他们正处于充满幻想、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年龄,对学习也不是天生就不感兴趣。如何转变他们的这种状况,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成为摆在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责任。下面我针对在机电专业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
一、重视绪论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课教学是教材的第一课,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第一次接触要重视入门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绪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我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绪论教学中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如电灯、话筒、喇叭、电动机、变压器、电烙铁等说明电能的广泛应用。做一些演示实验,如运用电磁式发电机模型演示发电情况,让一个学生转动手柄,学生们就看到了并接在发电机输出端的发光二极管发出了光亮。根据“电能便于转换的优点”做“交直流电转换”、“声电转换”等实验。这样,使枯燥、抽象的绪论课变得生动、直观,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重视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一堂课就好像诗歌一样: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始像凤凰头那样引人入胜,中间像猪肚那样丰满结实,收尾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后劲,这是对课堂设计的高度概括,从中也可看出课堂导入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凸轮机构”时,首先以凸轮机构的模型引入,说明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让学生首先通过形象逼真的模型获得感性认识,接受该机构的相关信息,从而降低学生对机构的认识难度,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边演示边讲解,随着机构的演示,学生的多种感观被调动起来,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借助模型,还可以完成“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的形状”、“从动件的基本类型”等内容的教学。又如:在讲述“自感现象”这一节时,可安排两个实验,一个是观察开关闭合瞬间两个相同的灯泡一个立即变亮,一个逐渐变亮的现象;另一个是观察开关打开瞬间灯泡猛然增亮然后逐渐熄灭的现象。适时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机电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很难听懂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打天下,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加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从而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例如:我们在讲述液压传动有关气体压力过大造成的影响时,可拿气球不断充气为例,随着充入的气体越来越多,气球越来越大,最后气球由于气压过大而破裂。又如讲解二极管PN结单向导电性时,用灯泡、电池、开关、二极管等组成闭合回路,通过灯泡亮与不亮两种截然不同的对比效果得出“单向导电”的结论。
四、重视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必要的实验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反过来通过实践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和巩固理论,从而让学生经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回归到理性认识这样一个过程,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目的。如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来测量电源的两个参数呢?教师可以提供下列元器件,电源、开关、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实验教学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真正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实验教学也能训练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进行角色互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其实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过程,同时又是不可分割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RLC的串联电路”时,我让学生尝试自己讲课。首先,我列出“如何作电路的相量图?”“如何进行矢量的合成?”“电路性质是如何判别的?”“UR、UX、U三者之间在数值上存在怎样的关系?“等问题,再将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组选派两名选手上台讲解。选手们在我的指导下认真备课,其他同学则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因为谁都有可能被同学叫到回答问题。如A组的一个同学用相量图分析法讲完“电路的三种性质”后,B组同学们都踊跃地向A组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电路性质是由电路的什么参数决定的?”“各元件上的电压一定比总电压小吗?”“电路的总阻抗与哪些参数有关?”这种让学生尝试当“老师”,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感受了成功的喜悦,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巩固了前期所学知识。
专业教材枯燥无味,而据心理学家介绍,学生兴奋点一般只能保持五分钟左右,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时变换手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采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的熏陶,逐步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林振海,陈传锋.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