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玉华

  一、做、讲、练
  素质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做”。这个“做”并不是教师“做”,而是学生“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探索与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有几种方式,其中之一是教师灌输式,这种方式也是最不实用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学生建构式,以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作为根据,结合自己的动手实践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建构。
  2.“讲”。这个“讲”是教师讲与学生讲的结合,教师的讲不是纯粹的灌输,而是以启发和引导为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建议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适当的问题情境为引导,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产生学习的起点是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就是学习过程的本质。”[1]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应该从给出问题开始,然后进行方法小结,总结步骤,揭示规律,感悟思想。与此同时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这样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起到“讲”的效果。
  3.“练”。这个“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基本习题的练习,另一个则是发散问题的练习。基本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基础的原理与公式,发散问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与创新。如,引导学生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探究问题)请任意画一个四边行、五边形与六边形,再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三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的发现,再计算这三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你又有什么发现?(发散问题)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与边数之间有规律吗?你能推导出来吗?你能证明吗?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古往今来关于数学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如在讲几何尺规作图时,我给学生讲了关于“倍立方”的传说:“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雅典流行某种病疫。为了消除灾难,雅典人向太阳神阿波罗求助,神谕说:‘要使瘟疫不流行,除非把太阳神阿波罗殿前的立方体香案的体积扩大一倍。’雅典人很高兴,他们认为这很容易办到,于是把旧香案的各棱放大一倍,做了一个新的立方体香案。新香案放到殿前后,人们以为可以安心了,未曾想疫势更加猖獗。雅典人没有办法,只得再去祈求神谕,神谕明白地告诉他们,新香案的体积并不是旧香案的两倍。这下人们给难住了。据说,人们把问题送到柏拉图那里,柏拉图又将问题交给了几何学家。”然后简要介绍初等几何尺规作图中的三大作图不能问题:倍立方体、化圆为方、三等分角。[2]学生至此对作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有点跃跃欲试了。
  2.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运用计算机对多媒体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色彩呈现生动逼真的影像来加强教学效果,其灵活、便捷、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如下的情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天上没有云,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天空却突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地开始渐渐变得昏暗。大约30分之后,太阳又慢慢地恢复了它的光彩,天空又晴朗起来,好像什么事情也未发生过。同学们,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日蚀。”随后用动画展示“日蚀”形成的过程: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绕着地球旋转,当月亮正好遮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时就形成了“日蚀”。通过观察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学生自己就能画出圆与圆的5种位置关系。
  三、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作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能丰富知识面,又能养成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多元评价方式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肯定的评价,同时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的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进程。
  1.教师在课上和课余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多倾听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交往时应充满爱心和耐心,争取建立一种合作、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
  2.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评价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不能只采用考试。
  3.实施反馈的时间。要利用学生的练习按日反馈进行调节,而学习结果的强化方式应尽量使学生自己去领悟、去总结自己的收获或教训。
  4.自我评价的参与问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估的好习惯。如: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自己的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得到了那些提高,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是什么?等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2]张秀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学苑教育,201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