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新定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映霞

  摘 要: 辅导员是我国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队伍。随着“90后”走进大学校园,高等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高校辅导员应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这对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基本职责 角色定位
  
  一、引言
  近两年,“90后”陆陆续续地进入大学校园。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个性张扬,充满激情;对个人的发展更有计划性,更注重实际、实用,蔑视形式,不屑口号。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学生的这些特性,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工作?其角色定位又是怎样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辅导员也应社会需要,逐渐从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转变为“事务型”[1]辅导员,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后,为应对扩招而迅速发展的辅导员队伍,本身存在年龄偏低(35岁以下的占到总数的69.4%)、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欠缺的问题,加速了其承担更多事务性工作的趋势。这一转型可以称为辅导员角色的第一次转型。
  然而由于承担大量事务性工作,辅导员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业越来越远,而且不知不觉地陷入社会偏见:有的把辅导员当成“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有的认为辅导员是由专业不行的人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等。
  二、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责
  辅导员制度是现在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和职责的描述,提出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一般有以下几点:
  1.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
  3.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经常深入班级,检查指导班级工作,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4.努力为学生服务,为有困难的学生服务,为贫困生服务,以及为学生就业服务。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自主的有关工作,积极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系、部(处)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学生日常文明行为及秩序管理、党建团建、评奖评优、违纪处理、学生社团组织和指导等具体管理职责,职责范围大到思想政治建设,小到饮食起居。那么在整个工作职责中,辅导员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呢?
  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新定位
  辅导员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的特点,其角色定位更多地在“师”与“友”之间交叉进行。作为教师,辅导员在学生思想建设、专业学习等方面教给学生相应的知识,予以相应的指导;作为学生的朋友,辅导员由于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最频繁,最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也因此成为学生利益的维护者。亦师亦友,是当前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如何人发挥教师的角色
  有人曾经这样概括辅导员应具备的人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政治上,你是旗帜;在学业上,你是导师;在品行上,你是典范。”[2]我认为高校辅导员要发挥教师作用,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当好学生指路者,引领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人生路该如何走,学生最想有人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前进方向,引导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的指路人,不是铺路人,而是“授之以渔”。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对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和选择,在多数时候,学生对一事的看法,往往首先关注的是辅导员对该事的认识和态度。辅导员的榜样作用,会激起大学生较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对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许多优秀辅导员既是学生尊敬的偶像,又是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指路者、引路人。
  (2)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必须在平时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净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道德规范的示范者。辅导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勇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和表率。坚决做到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举止文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率先垂范、积极进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3]
  2.如何人发挥朋友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成为学生的朋友,是走进学生和树立自身威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
  当代的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管理者,而是一个可以倾诉并能获得其帮助的朋友。当学生感到辅导员能够乐其所乐、急其所需之时,就会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2)注意细节,用真诚感动学生。
  人类的情感丰富而敏感,同时也可以传递和相互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工作时必须用真心对待每位学生,否则就无法取得学生的信任,甚至形成对立关系,产生无法逾越的感情鸿沟。如果辅导员在学生心灵中播下一粒真情的种子,并加以精心呵护,那么这粒种子就必将生根发芽,长成参天树木,变成无垠森林。比如为学生的事情多跑腿,为学生的困难多费费心,多些理解多些关爱;为生病的学生买一盒药,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加以援助,为学生留意兼职或就业信息,等等。注意细节,真诚关怀学生,学生自然会与你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不论是辅导员开展工作还是学生寻求帮助都能做到交流畅通,高速有效。
  (3)公平对待,优生后进生“一碗水端平”。
  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多、接触范围广,因此,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形象至关重要,特别是要对学生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这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辅导员如果不能保持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学生就会厌恶你,疏远你;如果你做事情不讲原则,任人唯亲,用人唯利,学生就不会信服你,就不愿意主动接受你的教诲。而如果辅导员能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就会愿意主动与你交流沟通,吐露心声,展示思想,努力表现,在与辅导员交流的过程中寻求理解,力求获得发现。可见,高校辅导员的公平公正,是与学生成为朋友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总之,不论是对“90后”的大学生,还是对以往的“80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都不应该是静态、死板的,而应该体现为动态、灵活,即在不同的场合、情境侧重于不同的角色特质,在总体情况下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交叉。只要以多于常人的艰苦付出,以对待亲人般的真情和耐心,走进学生们的内心,就一定能把高校辅导员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3-196,234-284,105.
  [3]黄秀娟.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