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勇民 刘 欣

  摘 要: 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而要完成这个使命,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人性化的量化管理理念,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班级管理,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让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更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级管理 人性化的量化管理
  
  1.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到2009年,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约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49%,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要真正完成这个使命并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发展涉及的工作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学生管理工作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其在未来经济社会各行业中的持续发展力。而学生管理工作最终要落实到班级的管理上。因此,加强班级管理并提升管理质量是有效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而现在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大多还是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由于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诸多的不同,因此在管理当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性化的量化管理。
  2.班级实施人性化的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2.1人性化管理的需要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人性化管理是对人性的一种认同和张扬,是强调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把人提升到社会主体的位置,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觉性、主导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在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尊重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2量化管理的可行性
  量化管理起源于美国,改革开放后被引入我国,主要应用在工商企业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量化管理被引入了学校,但大多停留在教师业绩考核等方面。由于学校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人,并且是个性差异很大的人,因此许多人认为在高校实行量化管理不太切合实际。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在书中提道:“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当量变超过一定“度”的时候就会引起质变。而这里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可用数学方法来描述。管理是一门科学,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中蕴含着量、度、质的内在变化和制约关系,因此,在高职院校班级的管理中存在量化管理的可能性。
  2.3高职学生群体特征需要实施人性化的量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遵循着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由学校统一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然后下设的各分院根据这些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但往往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学校的规章制度难以细化和专业化,不可能考虑到每个专业的特殊性,操作起来有难度;并且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太好,自信心不足,学习没有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弱,依赖性强,行为习惯差,导致这些规章制度在大多时候对他们很难有真正的约束作用,也就很难让他们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量化管理能够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并且量化管理的成绩与学校各种评优、奖学金、入党甚至毕业推荐紧密挂钩,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广泛重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上进心。但同时要注意,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个体,逆反心理较强,渴望受到尊重和信任,但又较敏感、脆弱,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既要有操作性较强的量化条例的约束,又要教师付出关心与爱护。人性化的量化管理是一种刚柔相济的管理,更能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3.班级人性化的量化管理的实施
  3.1人性化的量化管理条例的制定
  进行人性化的量化管理,首先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条例,根据其重要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分数与权重,并逐行量化打分以便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从学习、纪律、体育、劳动、文艺、宣传报导等方面进行逐一量化。如规定旷课一节扣3分,迟到早退扣1分,获学校、分院、班级等奖励分别加不同的分值。注意每次的加减分不应过高,否则可能反而会达不到量化考核的目的。应根据对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程度给予适当的分值,并且从制定这些条例开始就要注重人性化。首先由学校学生处制定一个量化条例草案,然后各分院组织学生干部、学生代表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分院的量化管理条例。分院的量化管理条例形成后,各个班级再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由大家讨论进行一定的修改与补充,但大体上应该与分院的保持一致。量化管理条例一旦形成,一般不作大的变动,以保证其连续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可逐步修订完善。在量化条例制定的过程中就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可充分体现让学生自我管理人性化的一面,也可为将来顺利实施这些条例消除本质上的障碍。
  3.2人性化的量化管理的实施
  量化管理条例制定后,最为关键环节是这些条例的执行。为了保证这些条例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执行,首先要选好一个实施量化管理考核小组,这个小组成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班级每位学生平时各方面的表现如实记载,并根据班级管理条例进行量化分的加减,有时还需要与问题较突出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因此,这个小组的成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做事非常细心。小组成员应在班级公开推选产生,因为得到大家的认可,小组成员做起事来就不容易激起矛盾。
  量化管理考核小组成立后,接下来就是每位学生具体的情况记载。要保证量化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把班级每位学生平时的各种情况详细登记在案,并及时反馈、核实,确定量化分的加减。因为量化分的加减直接关系到每位学生的评优、奖学金、入党等方方面面,所以,每位学生每次量化分的加减都应该是真实的,要通知学生本人,严格按照班级管理条例来进行加减分。这样就可保证班级管理条例的严肃性和实施者的威信。同时,每周结束后要进行一次考核结果的小结。每个月结束后,班主任应对每一位学生的量化分进行一次总结,及时反馈学生前一段时间的表现,使每位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这有助于学生行为的改进,能激发学生前进的意识。班主任每月总结,重点是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同时要指出其缺点,指引学生改进的方向,鼓励学生的斗志。这期间,对于扣分问题较为严重的,班主任应与其谈心,与该生分析最近为什么总是出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进行总结。通过与学生的亲切谈话,既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又可以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学生在校期间的大多数活动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如学习纪律、寝室卫生、参加的各种活动等。但也有许多不能进行量化或量化难度比较高,如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对集体生活的态度、人道主义等方面的表现。而这些方面,同学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一个学期结束后,可在班级进行一次学生互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平时量化的不足。学生的互评应在班主任的正确指导下进行,要让学生公正地去评价每一位同学,通过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以序列的方式评价全班同学,然后汇总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平均分可以反映该同学在全班级中总体的评价,标准差可以反映该同学在班级中是否因个人喜好而形成小团体,与人交往是否带有强烈的个人好恶,等等,并依此为依据进行量化。
  在量化考核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不服的情况。这时,学生可向班长提出,班长处理不了,再由班主任定夺。班主任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不应偏袒任何一方,也不应压制学生的意见,而应通过适当的方法化解学生与考核小组或班委的矛盾。
  4.结语
  人性化的量化管理是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一种班级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可操作性强,并且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量化管理当中去,从而达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现代化建设真正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新华.试论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7.10(下):47-50.
  [2]陈蕾.关于高校德育考核工作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2):123-124.
  [3]丁志强,唐继红.建构“四维一体”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67-70.
  [4]周亮.高职院校德育考核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205.
  [5]母海林.基于柔性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8,(4):47-48.
  [6]王博.试论我国高校德育考核体系的建立[J].南方论刊,2009,(11):65-67.
  [7]刘明伟.论大学生德育量化管理的利与弊[J].成才之路,2006,(26):5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