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曲 巍
摘 要: 教师应从阅读作文整合的角度优化作文教学,注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互动性,建构二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更多地吸取经验,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 作文教学阅读教学 整合模式 实施过程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天生重要。”确实如此,人的一生所学课程,没有什么会比语文更有魅力,更显重要。语文教学的两大构成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任何事物在一个系统中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两项主要内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二者必然存在着互动性,要注重这两者的互动性,建构其互动模式,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成为多少年来许多有志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近30年来作文教学的广阔天地流派众多,异彩纷呈,他们的奉献与投身使作文教学改革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也使作文教学在研究与改革中不断发展。
进行阅读作文序列化整合教学研究,试图从阅读作文整合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我校作文教学源远流长,早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作文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办学思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更是把作文教学作为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不断强化。因此,从研究者对研究的学校背景来看,本课题研究在本校具有可行性。并且,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课题具有更大的意义,使以往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果得以推广,得到滚动式发展。
我校是一所拥有700多名学生的学校,其中进城农民工子女占三分之一,这些学生纯朴、勤俭,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家庭语言环境差、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文化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农民工子女家中父母苦于生计,无法购买课外的读物,大部分家庭没有电脑,更重要的是家长没有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另外三分之二是城镇学生,几乎是独生子女,整天过着“两点一线”生活,单调的生活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生活空间。大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教师指导作文、批改作文煞费苦心,也无济于事,有的家长干脆让孩子背现成作文,更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长期陷于“少、慢、差、费”困境。
二、文献综述
1.国外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维果茨基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书面语言作为特殊信号活动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总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技能,但是良好的心理能力则是掌握语文能力的心理学前提。心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为1-10年级的学生精心设计了500道作文题。这些命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2.国内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阅读是获取信息,写作是输出信息。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和深化。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课外阅读、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叶老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领会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去学习写作,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当然,反过来又会促进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朱永新教授在构建理想课堂上,提出了“六个度”的实验概念,即参与度、自由度、延展度、亲和度、练习度、整合度。建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
“课堂中作文整合教学方法研究”是针对语文教学读写剥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不好学以致用的陈旧教学观念和教学现象而确立的,他研究读写教学规律,构建和实施读写互动的教学新体系。课堂研究以阅读为基础,以思索积累为载体,承设一种或多种阅读情景和途径经过行之有效的阅读欣赏,对其写作技巧、构思立意、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多角度转换,带动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文章读之极熟,则在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野,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题的确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真正教会学生懂阅读会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我校学生有着积极努力的意愿,并且在朝夕相处中和我有着高度的默契,而我在工作之后也积极投身课改,多次参加有关教学改革的培训会、研究班,自身有一定教改的优势。
三、概念界定
1.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指教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作文目标、作文内容、作文进程对学生所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初中语文课堂
课堂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拥有的生活世界,是学生实践、体验、理解、创造的空间。课堂的核心效益是为学生、为生命的幸福、为生命发展、为生命的可持续发展。语文课堂学习的方向有三:一是学习规范的语文,规范地读说写;二是学习生活的语文,要关注时代主题,关注身边事件,关注地域文化;三是学习生命的语文,语文课堂要顺乎生命成长的规律,是生命内心深处的智慧表达。这实际上是引导我们努力创建初中语文的有效课堂。
3.初中语文课堂中作文整合教学方法
就是改革以前的单一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模式,而采用的一种兼顾二者、共同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二者之间建立互动关系,相互渗透与作用。课堂作文序列化研究强调在读写过程中,把读与写自觉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一定的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双向互动的情景与模式,让学生带有目的地去进行阅读欣赏,写作技巧分析,处理各种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把读的过程转为写的过程,把写的体验再融入读的过程中,通过把读和写变成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达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合拢,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
四、研究目的
1.找到整合教学的方法。
2.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研究内容
1.建立整合作文教学的模式。
2.凸显素质教育新思维,培养学者型教师。
3.构建语文学习新模式,培养能力型优生。
六、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二年级四班的30名学生。
2.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3.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7月至2008年10月为准备阶段,完成组织动员,初步引导工作。
①学习有关读写结合有效结合理论,提高认识,初步掌握课题研究方向。
②课题立项后,随即聘请本校市级,区级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导师。市级骨干教师作了具体的指导谈话,并给二年四班的学生作了一场富有指导意义的读书报告。这些充满激情的报告会,让师生受益匪浅。
③制定总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开题论证,修订方案,初步建立课题管理制度。
(2)实施阶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为实施阶段。
①建立模式。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为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语文学习境界,我努力寻找一条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学习能力的途径,通过探索,构建“课堂作文序列化整合”的教学模式,如下所示:
阅读―名篇导航―泛读感知―精读感悟―积累思考―习作引路―借鉴―写作
写作―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提炼信息―内化吸收―写作设计―仿创―阅读
阅读与写作的各个步骤间相互作用,整个课型流程环环相扣,从阅读起步,互为促进,节节相生,其教学流程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名篇导航与收集信息。作文写作中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是写作的材料,而阅读名篇名著就是获取素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二步:积累思考与内化吸收。学生没有阅读,就没有信息的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作文时常常因此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是阅读文本在量积累的同时还要善思考,分清美丑,分辨糟粕与精华。
第三步:习作引路与写作设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初次作文或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可以借鉴他人习作,仿写与鉴写是比阅读更进一步的原作再创造,写的过程要通过联想、想象,把作者的语言文字、写作技巧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写作技巧。
第四步:阅读与写作。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创新,它们是唇齿相依的两个体系。没有阅读的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写作的感悟就没有阅读层次的提高。名篇名著美文古诗的阅读,不仅能陶冶学生思想情操,丰富审美感受和信息的积累,而且能更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②课堂实施。
引导学生阅读名篇名著和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每次作文训练分三步走,第一步:名篇导航;第二步:习作引路;第三步:写作设计。一步比一步高,以阅读名著名篇为先导,充分开发阅读资源。
③课堂调整,再度实施。
④继续改进,向外推广。
⑤反思小结。
扩大阅读视野,张扬写作个性。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阅读,必然是多元的,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主要是以书面阅读为主,还兼顾他类阅读,毕竟作文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阅读,人生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写出的作文也只能是闭门造车,空洞无物。
(3)总结阶段。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
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并形成论文资料。
七、预期成果
1.找到作文整合的具有实效性、应用性的方法。
2.给学生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
3.推广到其它学科,其它学校,实践应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