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翻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晓敏

  摘 要: 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法由来已久,而且一直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教学翻译法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既可以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又能避免活泼愉快、花样层出却无实际内容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教学翻译法 大学英语教学 结合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些老师有这样的困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手段的翻译究竟应该占怎样的比重?如果太多,英语课堂就失掉了自己的特色与趣味,学生会明显地表现出懈怠;反之,如果较少又唯恐学生不能充分透彻地理解所讲内容,这样一来又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怎样恰当地把握这个度呢?
  一、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其实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由来已久,早在公元3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翻译就已经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被用于语言教学。文艺复兴时期,翻译被广泛应用于阅读和写作教学当中。他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看懂读懂文章,而不是听、说。从此以后,翻译法广泛普及,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并于19世纪中叶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语法翻译法是通过详细的语法讲解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互译来学习语言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学中完全忽视了听说部分,只注重阅读和写作。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交际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从而取代了语法翻译法。近年来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更进一步否定了语法翻译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但是随着交际法等教学手段弊端的逐渐显露,人们又逐渐地开始使用翻译法,这里所讲的翻译法有别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一般被称为教学翻译法。而且,教学翻译法也与我们通常所讲的翻译教学有所区别。加拿大学者Jean Delisle首先明确地区分了教学翻译(pedagogical translation)与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前者是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点,提高语言水平,完善语言风格;后者则关注职业翻译,传授翻译技能与知识,目的在于完成具有特定目标的交际任务。教学翻译并不等同于翻译教学,教学翻译通常在翻译教学之前就已经开始,而翻译教学要培养学生从事职业翻译的能力。随后的十几年间,黄忠廉、李亚舒、罗选民、刘和平、张美芳等许多学者进一步阐述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差异。教学翻译不是以交际为目的,而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而翻译教学则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训练翻译技能;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教学类型。前者的目的是巩固和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后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教学翻译中的翻译是为了学习目的语而进行的,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目的,对翻译的质量要求不如翻译教学中的翻译质量。在翻译的过程中,将目的语与源语言进行对比,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目的语;在教学翻译中,学习者有机会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及口语水平,而且学习者的目的语也会更加准确。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困境
  在中国,翻译法在大中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从未停止。一些流行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内容教学法的教学条件比较苛刻,操作比较复杂,而中国的班级一般较大,人数众多,缺少必要的设备,而且中国的教室课桌一般是固定的。这样一来,要灵活地运用西方所盛行的种种教学法似乎阻力很大。翻译法则相对来说较简单,只需要必要的文具和工具书,不会对老师和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种学习模式:学生课前预习―老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做题―老师对答案。这样一来,课堂上都是老师在讲,时间紧迫,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长此以往,学生就逐渐地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那我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
  对于大多数学习公共英语的学生而言,学习英语并不是兴趣所在,而是为了能够拿到和毕业证书相关联的CET-4、CET-6的证书,所以,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只是形势所逼而已。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交际,而是阅读和写作。这样一来,听说侧重教学方法的弊端暴露无疑,课堂上的听说练习流于形式,许多学生不是练习说,而是先快速将所需的东西写下来,然后念出来或者是背出来,这种情况屡禁不止;而且一般班级人数较大,课堂秩序不好控制,讲台上的学生在讲,而下面的同学大多在紧张地准备自己的材料,不会太关注上面的同学讲什么。因此,课堂上的听说练习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帮助不大。而且,许多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汉语基本功又很欠缺,花了很多时间练习听力和口语,却只是死记硬背,并没将所学的东西系统化,所以往往是今天记,过些日子再重复相同内容的时候,却发现大脑中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往往会导致这样的后果:老师计划得很好,但到实施的时候却发现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样一来,老师困惑,学生懈怠,反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三、教学翻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词汇、语法学习还是很重要的。翻译把枯燥单调的语法知识融入了语句中,降低了学生对艰涩语法的抵触情绪。翻译要求译者必须首先理解翻译材料,而翻译材料的理解,必须要理解翻译材料中的词汇和语法,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句子,在把母语翻译成目的语的过程中,语法再次得到检验、巩固。运用教学翻译为词汇、句法及有关知识点的教学服务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教学翻译可以与朗读、默写、背诵、回译、Paraphrase,Presentation等其它手段相结合,既可以结合课堂讲解,也可结合各种练习及测试,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堂与课后相结合,共同促进英语学习。对于层次不同的英语学习者,合理地使用教学翻译法也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现在有很多学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分级教学的手段,我们暂且不论这种教学手段的利与弊,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平台。对于水平较高、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打破传统的英语课堂模式:学生课前预习―老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做题―老师对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学习条件,选取教学资料,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由易渐难,在课前将这些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独立完成某些知识点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找一些包含这些知识点的句子或者是篇章让学生翻译,翻译质量的高低就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笔者一直要求学生提前熟悉课本上的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请学生就课文内容作Presentation,等到课文讲完,还要求学生通译全文,并评出最佳译文。如果时间容许,再请学生作回译,并将译文与原文进行详细的对比,要求学生写出心得。而对于一些旨在提高英语听力、口语的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手段就得更灵活。笔者尝试过这样的方法:找来一些由英文名著改编成的经典电影,在课前就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而后再将电影的台词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位学生,请他们翻译,根据翻译的质量当然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程度,对下一步的教学也会有一个更加适合学生的安排。之后,再请学生熟记台词,并尝试给看过的电影配音。当然,翻译教学对阅读和写作的促进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可以经常找一些名著的名段让学生翻译。一般情况下,翻译的质量与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正相关的。在一个大学英语班的四个学期的跟踪教学中,这种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笔者的教学。而对于一部分基础很弱、对英语兴趣不大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互动很难执行下去,一是因为水平不够,听不懂,不会说,读不懂,更不会写;二是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差。所以激起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笔者找了一些比较适合90后听的英文歌曲,把歌词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位学生,然后大家一起欣赏,而后,再请大家把歌词试着翻译出来,课堂上大家再一起评出翻得最好的。或者是找台词较为简单的经典英文电影让他们看,不给任何任务,仅仅是娱乐欣赏,之后打印出台词让大家翻译,最后又是译文评估。这样一来学生对英语不排斥了,再去教授课本知识,但每节课都会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翻译,这样就能督促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只不过老师的备课量很大,每节课不仅要备课本内容,还得找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材料,更要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点范围设置一些翻译练习。总而言之,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教学翻译法结合其它灵活手段的教学氛围中,都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打破死气沉沉的气氛,又要避免活泼愉快、花样层出却无实际内容的课堂,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教学翻译法还是值得一试的。同时很有必要把教学翻译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起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更营造一种寓教于乐、乐而思学的良好氛围。至于度的把握,并没有进行相应的量化处理,广大英语教师还是要综合教学条件、学生层次、教学坏境等因素,作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4.
  [2]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56-58.
  [3]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2):48.
  [4]扈明丽.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2,(6):52.
  [5]王俊菊,曹春春.教学翻译与英语教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8.
  [6]Delisle,Jean.Translation:An Interpretive Approach[M].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1988:25-30.
  [7]刘润清.关于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从分离式教学大纲到统一的课程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