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册田

  摘 要: 口语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塑造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克服畏惧,解决“敢说”问题入手,并进一步坚持“练说”,抓好信息储备工作,最终做到“要说”、“会说”,以完成“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传统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对此,著名语文教学大家于漪老师就指出:“现今我们的语文教育中往往重读、写,少听、说,书上很多听、说训练的要求往往是形同虚设,而且也没有深入思考怎样系统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针对这种现状,于老师强调:“口语交际是时代的需要,教改势在必行。”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并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学生达到“开口能言”“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练出胆子“敢说”
  由于一直以来学生都习惯了“纸上谈兵”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中普遍存在胆怯心理,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话,语文课上学生站起来不发言,即使发言也讲不清一件事、说不明一个道理的例子数见不鲜,能做到主动发言并完整、准确、流畅地表达的学生很少。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做到让学生敢说。我采取“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先“练”出胆子,让每个学生克服当众说话的畏惧心理。
  我是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抓“课前三分钟”活动的。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些学生课上不说,并不是不爱说话,而是不好意思当众说,其实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会有较强的表现欲,当他进入一个新环境时,这种表现欲无形中受到压抑。因此教师应主动去激发他在这方面的潜能,使他主动地释放出来。这样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可以由教师开发出来,让他从怕说到敢说。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我安排每个学生按座位号轮流进行训练,演讲内容宽泛:可以讲笑话,说成语故事,演读美文,评论当今实事,等等,凡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各种形式都可以搬上讲台,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活动刚开始时学生上台会出现声音小、表情不自然、扭捏不安等情况,即使开了口也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跟流利的口头表达还相差很远,此时关键在于积累和坚持。坚持一轮下来,学生从自己和其他同学身上总结出了当众演讲的最基本的经验:用洪亮的普通话自然大方地去表达。学生开始敢面对观众开口说话了,并且在第二轮训练中学生就敢于在演讲中尝试翻样出新,学会运用一些技巧,比如说用不同的引入语巧妙入题:或讲故事引发同学思考;或设悬念,扣人心弦。特别是演讲中的互动,更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讲形式大大超出了我原先设定的范围,大家主动加入了喜闻乐见的“猜谜语”、“绕口令”,甚至还有智力测验。短短的三五分钟内,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展示,再也不“怕说”了。
  一年下来,学生感触都很深,说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舞台上,“一种豁出去了的感觉会油然而生,体会到的是勇气,从本来吞吞吐吐到表达流畅,获得的是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语文生活,而且增添了一份难得的自信”,“大家都愿意把好东西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去分享”。我作为教师也真切地看到了学生的改变和成长,学生“敢”说了,说话能力也提高了。
  二、创设情境“练说”
  解决了“敢说”这一问题,第二步是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课堂上应尽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说话机会,让学生提高说话能力。这就必须改变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采用问答式、讨论合作法教学,并想方设法,将研究性问题拓展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需要,促进学生口语交际目标的完成。
  当然,有了情境,还得让学生入境,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于漪老师的情感式教学理论,即教师先以情感去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感地带,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去表达,以此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例如我在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时,考虑到课文本身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将课文中的观点拓展开来,如果单纯让学生去理解“成熟的人不依赖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这句话会很难,但拓展为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们认为自己从父亲、母亲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东西”之后,既让学生理解了这句话,又为学生提供了情境进行口语训练。然而学生虽然了解自己的父亲、母亲,却没有勇气将内心世界袒露出来,不能入境。为了引其入境,我先谈起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以真实的故事述说了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父亲身上的坚强、果敢。最真实的往往就是最感人的,在听完我的真情告白之后,学生也都若有所思、深有感触。很快就有几位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感受:“记得当初奶奶中风卧床,姑姑叔叔们借故推托,只有父亲守在奶奶身旁悉心照料,从他劳累的身影中,我学到了身为子女的一份责任心。”“当父亲离开我们之后,从独自支撑家庭的母亲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坚强。”……发言的学生自己感动了,也感动了其他的同学,连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学生不仅“敢”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来,而且在我的引导下能够较完整地、流畅地表达出来了。我认为在“敢说”的基础上进行这种强化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
  三、自觉形成“要说”
  在一段时间“练说”之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说话积极性也增强了,但怎样使学生说得准,说得有理有据、生动形象呢?这不仅仅是练习“嘴上功夫”了,还要加强听、写的相互渗透,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储存丰富的知识。因为在语文交际中,听是吸收信息,说是传达信息,没有接收何来传达?培养听力也是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当然读写更是吸收信息的重要途径。
  由此,我在抓“说”的同时也照顾学生“听”“读”“写”的提高。我将这些工作落实在课余及自习课上,在自习课上,我为学生读一些佳作美文,并把自己的感受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在感悟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另外,“读”“写”方面我要求学生为了说自己去读、去抄,平时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摘抄一些优美的句段,甚至是整篇文章,另外还积累一些优秀的古代诗文、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每位学生都要求有一本摘抄本,抄下来之后多读多背,这样在读背的过程中,不但积累了“说”的内容,而且增强了语感,“说”起来自然更加有条理。
  学生经过多方面的积累,不仅拓宽了视野,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了;不仅“能说会道”了,而且善于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来,很多时候争着“要说”,通过说把一个个问题引向更深处。比如我在上《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篇课文时,当分析到作者帕思卡尔的重要观点“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时,提到作者这是从精神的角度阐述人的伟大及其与自然万物的区别,人因有思想而比动物来得高贵,如果人没有了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一头畜生了”。此时就有几个学生站起来表示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动物也有思想,而且它们的思想往往也是高贵的,狗的忠诚,鹰面对死亡的高傲,等等”。还有一位学生举例说:“初中课本中的《斑羚飞渡》这篇课文中,我深深记得那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族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难的壮举,这其中体现出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难道我们能说它们的思想不高贵吗?”我为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而感到高兴,这不能不说是学生积累之后的成绩。
  四、组织活动形成“演说”
  学生“敢说”了,“要说”了,如何真正在实践中去运用是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这里我将此建议总结为“口语教学贯穿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并依据此实施了以下几种活动方式: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如《荆轲刺秦王》;观看影视作品后进行影评,如《林黛玉进贾府》、《哈姆莱特》;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如高一新学期的“知荣辱,树新风”校际演讲大赛。
  这些活动不仅强化了平时的口语训练,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得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深入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在课下交流中也向我透露,他们希望在语文课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真是一种深得民心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从克服畏惧,做到“敢说”,并增加练习机会坚持“练说”,到下力气抓“听”、“读”、“写”,力争使学生“要说”、“会说”,这是我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个尝试,我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拥有一种能够终身受益的能力,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惠敏.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