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自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小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当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能力,这才是根本。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洋思中学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学校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把教学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市前几年实行的“自学、引导、反馈”教学法及2010年我们正大力推行“15+20+10”教学法,这些在近来新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注重课前学生的自学。那么,在起始学习的自学环节中,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高效自学呢?
我认为要想指导学生高效自学,首先在于教师。教师应做到:吃透大纲,熟读教材,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巧妙设问,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化;相信学生,放手发动,组织不同程度的学生自主、自觉学习;面向全体,针对个别,点拨指导,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所得。
首先,教师要对大纲和教材成竹在胸,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自学时把握重点,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其次,教师要针对重点,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以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而不是盲目地自学。再次,教师要正确估价学生的能力,切不可把学生看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不敢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虽然在理论上接受“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理念,但在行动上仍然不相信学生,对学生不放心。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发动,设计的问题不能因为担心学生不会而过于简单化,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最后,在指导自习时,教师要面向全体,针对全班学生的普遍认知水平来进行指导,然后再针对个别有区别的进行点拨指导,这样就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所得。
要想指导学生高效自学,关键在于学生。预习是学习的前提与基础。高效的预习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富有成效。教师如果不能给学生以科学的预习指导,学生就会敷衍了事,你所要求的预习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自然课堂的学习效果就难以保证。因此,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也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以下是我的观点。
一、阅读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仅要读课文,还要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以及课文的注释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而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阅读记叙文我们必须做到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阅读这两种文体时必须先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学生只有在课堂学习之前进行反复阅读,在熟悉文本的前提下,才会感到轻松自然,事半功倍。
二、圈划
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的同时,动笔进行圈划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划什么呢?首先是生字词,然后是难以理解的句子和段落,最好作好批注,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疑问,以便在课堂上拿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查阅
查阅资料,扫清阅读障碍,把先前圈划出来的生字词和疑难问题解决。查阅,可以是传统的工具书,也可以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是上互联网查阅。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如果学生坚持查阅,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就一定能很好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摘录
摘录也叫做笔记。学生应在前面阅读、圈划、查阅的基础上做好预习笔记。教师对学生要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包括生字词、优美的句子、文章的疑难之处等,但写什么、写多少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同样,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教师生硬的要求,使学生从机械的、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中解脱出来。
五、思考
思考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我们要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等。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作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就容易心领神会。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思考时,教师一定要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如在预习说明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总之,教会学生高效自学,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着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学的效果。
教师的教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地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