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敏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巧设情境、提供探索、发现机会、互教互学、联系生活实际、多样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学习 促进途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时代发展、教育思想进步的具体要求。
  有效的地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师们都在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应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以让学生多思、多问、多动手、多合作、多辩论为出发点来进行地理课的教与学。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巧设情境,激活求知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辩论,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学习过程。在各种情境中,教师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从问题的提出到师生之间的反馈交流过程,都应该是富有激励性的。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往往是最初的动机,而伴随着情感体验的问题则是引起兴趣的常用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地球形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如果你有孙悟空那样的本领,你会到达天边吗?
  2.如果你开着一架飞机一直飞,会飞到哪里呢?
  3.你是怎么知道地球形状的?
  4.假如你是一位2000年前的古人,你会如何思考和验证脚下大地的形状?
  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在分析了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之后,留给学生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洪水日益频繁?你认为防止洪水灾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我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二、提供机会,满足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不断地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的欲望,并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使其愿望得以实现。机会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我经常采用如下方法:
  1.运用试验和演示
  试验和演示一些自然现象和过程,来创设一个新颖生动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思考。比如夏日的中午,让学生赤脚站到操场的石头上和水塘中,体验温度的不同,然后讨论海陆热力差异,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我又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在“玩中练”“玩中学”,兴奋极了。这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因此还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2.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比如,用一个桔子受到挤压,产生“喷发”的效果来说明岩层的破裂等问题。利用冰箱中物品被“冻干”现象,引出南极大陆的寒冷与干燥。
  3.利用课外活动
  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创新能力。
  三、互教互学,拓宽学生的参与面
  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也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所以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都是老师在“教”或在“引”的做法,有些知识完全可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来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轻松愉快。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如: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教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
  四、联系实际,培养自觉学习意识
  学生要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师若能将地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就能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地理,怎样用地理,从而萌发地理应用意识,进而真正喜爱地理。地理教学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常把地理知识有意和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感到地理知识既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作用,培养促进学生的地理意识,形成自觉学习地理、学好地理的内驱动力。
  五、多样评价,稳定学生学习热情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多样化的评价可以学生稳定学习兴趣,但不管再好的评价方式只要时间一长,就会失去作用,所以要常变常新。可由老师评价,也可由学生、小组长评价,但都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如:“你的想法与众不同,老师为你鼓掌。”“你是一个地理‘小博士’。”“你比老师还棒!”……课堂上,经常设“奖项”,如:最佳思路奖、“地理小博士”、“优秀小老师”……给学生封个“奖”,让学生对学习地理更有信心、更有兴趣。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活动指导用书――地理(初中1―2年级).科学普及出版社.
  [2]郑伟大主编.走出峡谷的多维图景――中学地理教学创新.科学出版社.
  [3]地理与环保.新世纪出版社.
  [4]涂德主编.45分钟优化设计――中学地理优化设计.学苑出版社.
  [5]王燕.地理课堂教学变革中的思考.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6]朱翔.论地理思维创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