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体育本质反思从化高职院校体育困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继东

  近日,国际体联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认定董芳霄年龄造假,宣布取消其在悉尼奥运会时取得的成绩,因为牵涉到奥运会,所以要由国际奥委会决定是否取消当时中国队获取的铜牌。(新华网,2010年2月28日)在体育圈中,年龄造假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很多造假事件都属于公开的秘密。由此我联想到了从化部分高职院校对体育的态度与以上竞技体育事例有本质上的一致。
  体育的本质问题一直是我国体育理论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更好地认知体育的本质,有利于指导人们目标明确、思路清楚地制定体育政策、方针,更好地开展体育工作,因而,在体育理论中,弄清楚体育的本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于体育本质的认识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众说纷纭。因而,有必要通过从化部分高职院校对待体育的工作方式再次对体育之本质进行讨论,进而揭示体育的本质,以有利于指导体育工作。人们进行任何社会实践,都必须首先确立目标,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体育教师从事学校体育实践,要想把工作做好,要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提高自己工作的自觉性。所谓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指人们对学校体育实践希望获得的预期结果。
  一
  目前国内关于体育本质有几种观点。
  1.多本质论。认为体育是各种身体活动的总和,它有着多种本质。强身健体只是体育本质的一个方面,是体育初级本质的表现;对人的培养教育则是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促进人本质力量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才是体育的本质特征。
  2.单本质论。和多本质相反,单本质论认为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强体质。体育就是增强体质的教育,给体育戴上多本质的帽子,实际上成了什么都不是的本质,也就是对体育本质的否定。像“人的解放”、“人的自由”等都不是体育的本质。
  3.社会文化论。认为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任何一种通过身体活动使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含有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社会文化活动都是体育的本质范畴。
  4.身体活动论。认为体育的根本属性就是身体活动。因此,体育的本质也理所当然就是以身体活动为形式和手段的教育。
  二
  在从化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公立学校1所,民办6所。我通过近5年的教学工作和其他6所学校体育主管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的工作交流或者工作接触,发现他们认为的体育本质几乎都是单一单本质论,甚至比单本质论更加片面。现我将部分问题罗列出来加以探析。
  1.严重误导体育工作的方向,误导国家体育政策的制定。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有身体活动或娱乐的成分就是体育。尤其是个别主管领导,片面认为体育教育就是辅助于其他科目而可有可无的教学科目,而将体育列入选修科目。对国家政策严重误导,甚至弄虚作假。在2007-2009年学生体质检测中,部分学校为了减少投入,减少参加体质检测学生的数量,虚填学生体质数据。在省级体育比赛中通过体育教师或者他人招揽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获取名利双收的“成效”。在学生毕业考试中校领导越级指导体育教师考核学生标准,制定主观缺乏科学根据的学生考核标准。在上级领导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时虚报浮夸,蒙混过关。
  2.对体育工作投资严重减少,严重压缩体育课时数量,增加学生数量,体育教师课时打折或者低于其他科目课时支出,减少体育场地器材投入。学生没有教学必需的器材和场地,这在民办院校尤为多见。甚至个别学校出现体育课就是放假休息或者自主活动。学生的身体状况存在危机。具体表现在:(1)学生多数沉迷于网络,睡眠严重不足,健康权利被剥夺;(2)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参与社会实践,生活权利被剥夺;(3)学生心理问题突出,青少年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
  3.随意干涉体育教师工作,外行指导内行,使得正常教学无法开展,脱离了学校体育的本质。由于个别意外情况的发生,将事故归咎于科目特点与体育教师的能力。取消多项体育教学科目,使得正常的教学无法开展,学生体质呈逐年下降状态,体育教师工作敷衍了事。学校体育传授体育知识的任务普遍不受重视,大多数体育教师满足于技术技能教学,对体育知识的传授仅限于体育笔试前的划重点。
  三
  产生以上弊端原因是: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极度功利、浮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的功能恐怕永远不复返了。主管领导在对体育本质与功能的理解上有严重错误。学生对体育功能的片面认识”。体育概念混乱导致在工作指导上的偏差。尤其是民办院校过于追求,使体育工作局面更加混乱。
  四
  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解决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问题,只有认识了“学校体育”的本质,才能正确指导体育实践。我国体育理论界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研究与实践不相符,二者存在矛盾,反映了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本质认识的不确定性与实践的模糊性。首先,要从本质上统一认识,改变以往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改变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主管与考察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以上问题的发生。其次,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为他们现在和将来投身体育运动创造条件,发挥体育运动(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强身键体”功能,提倡“终身体育”的思想。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入手,充分挖掘体育知识的深度和内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丰富他们的体育认知、激发他们的动机、培养他们的情感,最终使学生爱好体育、投身体育。最后,要积极拓宽自己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强自身能力,从而改变自身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人学出版社,1996. 9- 41.
  [2]唐炎.体育本质新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02114.
  [4]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8291.
  [5]季克异.高等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2,22,(6):872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