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萍

  摘 要: 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普遍不理想,为此本文作者根据亲身实践摸索总结了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法,包括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增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等。
  关键词: 职业学校学生 语文教学 兴趣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际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语文的这一重要性。但我从历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在校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容乐观,表现为语言贫乏、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知识面狭窄、不爱思考、见解比较肤浅、阅读品位低俗化、不爱读书、不太会读书。长此以往,语文的功用如何发挥呢?职校语文学科的地位何存呢?
  当然,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呈如此之势,有着各方面的原因:一是职业学校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语文基础较差。二是在教学上沿袭了传统落后的教学因素。例如在教学理念上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语文的应试功能而忽视语文的美感和素质教育功能;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不能推陈出新,等等。三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对青少年的影响。浪漫、个性、非主流正是新一代青少年追求的对象。网络、动漫、手机、电视、游戏等的渗入让部分青少年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使得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功能缺失了。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通过自身及在语文教学上的一些改革实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借助“兴趣”这种高效的催化剂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来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理想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教师形象的塑造:增强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的形象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喜欢某位老师,学生相对就会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在学生心目中形象的塑造。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具备心灵的美、行为的美;在课堂教学上要具备教态的美、语言的美;同时又不失知识的渊博,教学方法的新颖;还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反思和进取。第一,要注重个人良好道德的培养。第二,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长期坚持请教他人,要领会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要善于“请教”学生;在校内校外,要积极争取自我展示和学习的机会;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等一些学术研究讨论会、讲座,以开拓视野、丰富思想、拓宽思路。第三,要勤于积累,善于通过电视、广播、生活等渠道汲取养料,并且加强阅读,博采书本之长,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范畴,学以致用。
  
  二、教学理念的改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将职校语文教学简单化,让学生感受到语文
  学习的成功感;充分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关怀。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语文教学必须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欣赏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来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还会感到枯燥无味吗?学生还会在课上昏昏欲睡吗?
  另外,我们要思考的是,职业学校开设语文学科是为了什么?继续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是目的之一。但这个目的应该如何实现?我觉得不能再是课文的肢解,字词、段落、解释等的反复背诵和强化记忆,课文要点的深入剖析。毕竟职业学校学生不用参加高考。所以,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试着在基础上进行简单化,而迫切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习语文主动了,教师教学就简单了;而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了,那语文的学习对学生而言也就简单了;教与学都简单了,那教学本身就有效且有趣了。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功感,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有兴趣了。
  职业类学校开展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精神,借助从文章中提炼出的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教他们做一个知识广博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的人,做一个对他人关心、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利益、“光有技术,却没有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这一实用性,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课堂口语训练
  在每次语文课上,我都会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轮番安排学生上台进行口语训练。口语训练的题目由统一命题到自由命题,由可念稿到脱稿,由事前可以准备到后来的即兴演说;口语训练的内容紧紧围绕认识自我、德育、感恩、学习、时事等方面。在学生进行完口语训练后,我都会简要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不仅对其内容,而且对该学生在台上的姿势、仪容仪表、神态表情有所要求,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扬长补短。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我还给每个学生打分,把这项成绩列入了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有效地培养了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端正了其仪态,而且通过这一窗口了解世界、拓展知识,逐步养成爱读书、勤于观察积累、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交流,增进了友谊。
  2.巧妙设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设疑问,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们可以在课文导入时设计悬念。例如《荷花淀》一文,我引导学生:发生在荷花淀的这场伏击战并没有我们一贯以来所认为的那种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面,那它会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学生顿时有了兴趣,恨不得一口气将课文看完,以知道结果。教师也可以对文章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惑点设疑,例如鲁迅的《故乡》一文中:“为什么闰土见到我时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则称我为‘贵人’?”
  3.课文质疑
  在上课时,我鼓励学生发现文中有疑之处,促使他们用心、用脑子读书。于是有的学生便发现《故都的秋》一文中“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是病句,有的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再嫁一事提出了质疑,还有的学生对某些课文的段落编排产生了疑问。
  4.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可以包含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原来枯燥繁冗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上课时能更集中精力听课,而且可以大大省去教师在课堂书写的时间,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的效率。
  5.多样的教学模式
  在课文的讲授形式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改变,换换花样,这样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简单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读书指导法”;在学习诗歌时可采用朗诵法;对《胡同文化》、《杨修之死》的学习可使用辩论法:“胡同到底要不要保留?”“杨修该不该死?”在学习枯燥的应用文时(例如《采访》《应聘》)我们可采取情境设置法;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问答法;特别是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尝试着角色互换,让学生做老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全面、细致地理解课文,而且能锻炼学生的灵活处事能力。不过在进行这种模式的教学时,教师要在最后对课文内容重新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若有的“小老师”的知识点有不妥之处,教师就要进行更正,以免学生被误导。
  6.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语文教学中,可适时引进其它课程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获得求知的快感,萌发学习的兴趣。例如语文与音乐的融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采取唱的形式),语文与美术、地理的融合(《神奇的极光》中画极光卵的样子,画南极光区、北极光区、极盖区等的分布。),语文与数学的融合(《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一文最后用T=S/V的公式推算出杭州西湖生成的时间)。
  7.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或活动
  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可促使学生上课思维亢奋,注意力更集中。例如在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时,可采取“开火车”这种方法,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加分制”的鼓励可让学生形成发言时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积极气氛;对于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采取续写或改写故事的形式。例如《项链》中玛蒂尔德在知道了真相后会怎么做?你会如何设计《红楼梦》的结局?根据课文的内容还可以适时穿插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谚语、谜语、新闻、对联等;对于课文中一些精妙之处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加深认识,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父亲去为我买桔子时穿过铁路的情景。
  总之,提高职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一项长期、艰苦而又灵活的任务,只有师生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在进行语文趣味教学时,教师应该控制好尺度和时间,防止本末倒置,毕竟它只是一个教学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