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转变错误就业观\树立正确就业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军民
摘要: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本文在说明正确理解就业观的含义、明确其作用的基础上针对七种错误就业观,论述了当代高职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就业观含义作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本科在校生,其就业涉及面极广,既牵涉到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又牵涉到用人单位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既牵涉到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又牵涉到大学生的实际经济及事业发展。而我国包括高职在内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突出。国家、学校、企业和学生应各自努力形成合力,解决就业难问题,以推进高职教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作出理性选择,积极主动地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找到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干、实现人生价值的位置。
一、正确理解就业观的含义及其作用
1.就业观的含义。
就业,就是找到工作或有了职业。广义的就业包括创业,是指求职者为从事劳动,找到或创造合适的劳动岗位。就业观是指对求职就业所涉及的职业与职业选择等问题的根本观念和基本看法,是个体在一定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及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劳动观等在就业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2.树立正确就业观的作用。
在实践中形成的就业观作用巨大,它支配着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心态,影响着大学生对择业目标的期望、定位,进而影响其学习和工作。正确的就业观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它能够指导大学生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适应社会,积极就业。就业不仅对大学生个人、家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人、社会、国家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深刻理解这一点,大学生就会积极就业。第二,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了解自己。正确地理解了就业的意义,明白了顺利就业的要求,大学生就会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了解自己,做到知己知彼,对择业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合理选择,以顺利就业。第三,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充分的准备,善于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奉献社会的工作,实现就业。第四,它能够约束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行为,保障就业择业工作有序进行,调节就业择业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而错误的就业观将使大学生对择业目标产生过高或过低的期望,不利于发挥潜力,消极就业;会影响择业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合理的选择,难以做到主客观相结合,影响顺利就业;会降低择业行动的效果,容易扰乱就业秩序,进而影响就业,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大学生要自觉地与错误的就业观作斗争,努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转变错误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的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让大学生就业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全面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对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既是机会又是挑战。高职院校学生应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适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转变“狭义”的就业观,树立“广义”的就业观。
狭义就业观认为:只有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当高薪白领,到大城市,能解决户口等才算就业,所以,许多大学生一心想找大城市、大单位、高收入的工作岗位。其实,考虑到高职的实际及新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代高职大学毕业生必须改变狭义的就业观,树立起广义的就业观,即不管工作单位是国有还是非国有,是就业还是创业,地点是国内还是国外、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在某种岗位上能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收入即为就业,即应就业。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非公有制(不包括港澳台)注册企业3100多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比重95.7%;从业人员2.3亿多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84%。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学生固执己见,认为只有到公有制单位工作才算就业,非公有制单位不去,他将会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和发展良机。
2.转变“消极等待”的就业观,树立“积极主动”的就业观念。
一部分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工作就稳当了。他们或者认为学校、社会、国家应该为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从而被动等待用人单位上门或等待学校推荐,“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殊不知,形势已经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学校虽会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做出各自的努力,但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必须由就业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就业,从进入大学起,大学生就应关心就业,主动收集需求的信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提高就业能力;在毕业期间积极主动出击,抓住机会,实现就业或积极自主创业。
3.转变静态的“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
过去的就业观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找一份稳定工作。而如今,这种观念已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具有极大的风险。首先,社会在发展,职业也在不断分化组合,有的还会消失;其次,现有工作岗位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最后,由于劳动者自身经验、能力、性格等原因,工作岗位也可能变化。因此,大学生要摒弃“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职业流动已成为常见现象,由于职业流动使就业者能够结合社会需要与自己的个人特点相对自由地发展,因而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其结果是“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逐渐被动态的“终身”择业观所取代。
4.转变“专业一定要对口”的观念,树立“发展适应”的就业观念。
专业对口,学以致用是求职者的愿望,然而,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岗位群相对狭窄,就业空间受到限制。高职大学生不应该被专业束缚选择职业的空间,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转移专业兴趣,自觉培养新的爱好,锻炼多方面能力,“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近年来社会上以综合素质为主要考察重点来进行招聘的实践证明,复合型人才大受欢迎。大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重思维方式、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推进双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大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迁移能力,一专多能,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大学几年的学习不过是入门教育,重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爱”,真正的专业还有待在工作实践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再学习和从业经验的积累,逐渐清晰而最终形成。
5.转变“选择工作岗位”的观念,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
当前社会还存在着很多合理合法的需求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反映出现实生活中或者还没有某种职业,需要学生有眼光去发现,有勇气、有智慧去创造新的职业满足人民的需要;或者虽有某种职业,但相关单位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或价格等尚不能令消费者满意,这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创办实体进而改善改进的。高职院校学生富有创造力、善于实践动手并指导实际操作,完全可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一方面积极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就业者提供机会。而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仍然倾向于“选择工作岗位”,去找一个工作,“创造工作岗位”的行为依然甚少。目前,我国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工作岗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转变“职业理想化”择业观,树立“胸怀理想、立足现实”择业观。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符合自己意愿的职业种类及所要达到的职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合理恰当的职业理想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人成就事业,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内在精神动力。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心愿,但这个心愿必须具有现实可能性,不能过于理想化。学生不能一厢情愿,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不现实地要求社会,把自己的职业前途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否则不但会影响学生及时就业,而且会导致已就业的人不安心本职工作,最终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实际上,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以后,可能会经过一定的职业调整,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工作、社会又能提供什么工作,做到个人的理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大学生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在职业选择及职业活动中既形成合理恰当的职业理想,又脚踏实地地根据现实情况,一步一步努力,在工作中不断增长才干,最终实现职业理想。
7.转变“贪图安逸享乐、只顾眼前利益”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着眼长远求发展”意识。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就业结构不合理除了受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外,一部分学生贪图安逸享乐的观念是背后的原因。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关,有些毕业生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愿意到生产建设第一线,不愿意到边远农村,怕到基层,怕就业环境差,怕缺乏发展空间,一心只求舒服的环境和丰厚的待遇。仅从就业去向而言,毕业生就业过分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人满为患;而求贤若渴的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城市社区缺乏人才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少,实践经验少,社会阅历浅,极少有机会到艰苦的地方锻炼,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个渴望自己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大学生,都要有到艰苦环境中锻炼的勇气和精神准备,都应着眼于长远求发展。
当代高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祖国的需要作为无悔的选择,自觉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匡志盈主编.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2]薛立华,沈巧明主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