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老师的耐心等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夕生

  现在,许多人在高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急躁的拔苗助长式的心态下,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发展的基础断裂了,他们会像被拔苗助长过的庄稼那样逐步枯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教师对学生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细心规划,循序渐进,对每一种能力的发展要耐心等待。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经常苦恼于学生的课堂常规状况,想在活跃的探究氛围中寻求良好课堂常规,可往往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教师经常要求孩子学会等待,可曾想过大人也要等待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所以我们不要一味地去强求、命令孩子,而要学会等待。当用等待的心态看待孩子后,教师的心态就会逐渐平和,少了一些批评,少了一些失望,少了一些责怪,却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鼓励,更多了一份亲切。教师欣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捕捉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以平和的心态学会等待,就会发现看似不听话的孩子,原来都是那么可爱。
  
  一、耐心等待学生敢于表达观点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全体学生同等思考的时间,不急于提问某个学生。如果教师不等待学生思考,便急于把现成可靠的答案告诉学生;如果教师不等待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表达,便急于维持全班步调一致的活动秩序;如果教师不等待学生尝试,便完成任务心中完美的教学计划……学生在课堂中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当学生确定研究的问题后,教师在提问学生之前,应留有等待学生思考的时间,利用这种等待,考虑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性,观察学生的表情,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利展开教学。教师要切忌问题一抛出,便点名让某一学生回答,因为学生站着思考问题的质量远不如坐着时的思考。提问后的等待更为重要,如果某个学生不能迅速回答时,教师适时的等待不仅需要而且是必要的。教师在未经等待后,马上换别的学生来回答,无疑会挫伤这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以微笑来等待,让学生有努力来思考、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没有理由剥夺学生回答的权利。这样就不会造成学生不敢表达、不愿表达的不良后果。当学生回答出错时,教师也要耐心启发,悉心提示,要为学生增加“支架”,让学生在平静的思考中逐步逼近答案。
  三年级学生在刚刚接触科学课程时,思维还不够成熟,科学知识贮备还不够完备,发言中的错误观点比较多,教师不仅要耐心倾听,还要引导全体学生认真倾听、耐心等待:“他的发言什么地方很精彩,和我想得一样吗?还有什么地方有问题,该怎么纠正他的说法?他还有什么地方没说全,我可以怎样补充?哪些观点已经被他说了,我应该怎样调整我的发言内容?……”教师可这样慢慢地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促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和平的研讨中完善思维,逐步培养思维能力。
  有时刚开学时,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在少数,课堂气氛经常处于“沉默、冷清”。教师一定要等待再等待,让笑容和期待一直停留在脸上,给学生以亲切之感,打破那种陌生的隔阂,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这过程也许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教师一定要坚持“等待”,没有第一堂课的“浪费时间”过程,以后的教学课堂氛围会更难熬,空洞的说教如“你们要大胆发言”、“说错了没关系,就是不会才要学习”等远没有教师耐心的等待来得有效。只有有了良好的开端,教师才能看到科学学习的柳暗花明。
  
  二、耐心等待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追求的是学生自己对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方案,这需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周密思考。但教师经常看到,当提问“你认为这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的手马上林立的场面。如有一次观摩《电磁铁》时,学生发现各组电磁铁吸起大头针个数不一样时,教师问:“你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马上踊跃发言:“我认为与电池的电量有关。我们可以用一节、两节、三节电池来做对比实验。其余条件相同。”“我认为与绕线的匝数有关。我们可以用40圈、80圈、120圈来做对比实验。其余条件相同。”“我认为与铁钉的粗细有关。我们可以用粗铁钉、细铁钉来做对比实验。其余条件相同。”“我认为与绕线的方向有关。我们可以正绕和反绕来做对比实验。其余条件相同。”……几乎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可学生的发言如此精彩、严密,不得不令人怀疑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这类现象出现在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教学中,不得不令人感到悲哀、遗憾和费解。鉴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耐心等待,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书写假设和实验方案,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再次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这往往需要一节课的时间来设计、交流、修改方案。赶时间式的40分钟教学要把“情景体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展示出来,绝对不可能实现这种效果。教师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断训练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才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没有等待,哪儿来这么精彩的“成果”?
  
  三、课件展示仍需等待学生
  
  在科学课堂上,经常要形象逼真地再现一些情景,展示研究成果,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更需要教师学会等待。教师学会用从容的心态控制教学节奏,这是比掌握制作现代教育技术课件更为重要的东西。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优点,而这又恰恰是课堂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缺点。如用PowerPoint组织教学时,学生认真观察幻灯片、理解教师组织的这些内容、思考问题更需要时间。教师的等待则是让学生吸收与消化,不加限制地提高教学节奏,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最终放弃思考、参与研讨,课件不能发挥作用,流于形式,追求教学花架子,浪费时间和教学资源,得不偿失。
  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老师总想让孩子快些回答问题,他不管孩子怎么思考,要的是立即说出答案并给他评分了事。”部分教师很少考虑到不同学生在知识获得中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的认知图式。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大量的时间和方式,使学生把所学的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也是教师的一种变相等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松弛有序,学会等待,学会有目的地等待,也是一门技巧,它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新的知识。
  等待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学会等待意味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用平和的心善待学生,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教师学会等待,就不会再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会深刻体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的含义。教师可以在等待中失去一些时间,却不能掠夺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权利。等待并不只是坐享其成与不劳而获,真正的等待应该孕育出学生前进的力量、学生学习的动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