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形势下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海波
摘要: 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课程文化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实践,对教师如何优化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 化学课堂教学 领会课改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化学课程”。
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与新课程理念不相和谐的做法,暴露了不少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有的教师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实效,有的重知识“完整”轻“指导意见”,有的重实验演示轻学生操作等。为此,要让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以真正体现,我们就必须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我就结合一年来化学教学实践、教研活动,针对进一步领会课改理念和优化教学过程谈一些思考。
一、教师要认真研读并能够正确运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吃透新课改精神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立足于课程建设的高度,指导功能全面,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指导学生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课标》是课程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化学教学的基础。因此,新时代的教师认真研读它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教师如何正确运用高中课标呢?
(一)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包括课程的性质、功能、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与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教师对此应仔细钻研和领会,从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各方面的规定出发,全面完成化学教学任务。
(二)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目前教材是一标多本,不同教材在指导思想、体例、选材、侧重点上有着差异。不论教材有何差异,课程标准都是“本”,教师应以此作为编写教案和从事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首先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理念。
(三)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本体部分。
课标的本体部分即内容标准部分,在陈述时,使用了不同的行为动词,如“知道”、“了解”、“概述”、“列举”、“体会”、“感受”等,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作了不同水平的划分,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
(四)注意课程标准的弹性。
《高中课标》是一份对化学教学的文件宏观指导性,它本身具有较大的弹性。如内容标准的叙述比较概括,都是原则性的话,并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因此,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法上就不一样,给教学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又如《高中课标》中的“教学活动建议”内容很多,所授化学知识也多,但课时少,因此,这些活动不可能全部实施,这就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可见,教师在使用标准时,需要吃透它,在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二、打破传统的备课方式,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备课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化学新教材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可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更多的是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一些学生活动作为备课内容。在某些课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备课:
第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第二,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第三,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这样不但可提高备课效率,而且可提高备课质量。
第四,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年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订,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订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习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订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构建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
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就既能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新课标要求的“活”的要求。
三、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使得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善于创设情境,设计疑问,让学生有需求感、好奇心,激发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或者对新知识巧妙地铺垫并适时加以引申,先让学生发现新问题,再通过探究、分析、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二)在课堂上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让学生通过有效参与,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绝不可以越俎代庖,必须让学生在多种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营造平等的、接纳的、支持性的、开放的课堂氛围,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让学生有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潜能的开发,更有利于学生在开放中实现思维创新,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正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显现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等。具体优势体现如下:1.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展示动态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运用多媒体技术,画龙点睛,突破重难点;4.将设计好的相似内容进行类比,引导学生找出其异同点,从而得出规律,使零散知识结构化和网络化等。
四、精心设计好课内外作业,培养学生独立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布置课内外作业的目的不仅是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平时一般不应过多地讲解例题,更不应在学生练习之前把各种典型的例题和往届学生发生过的错误统统摆出来,否则不仅会妨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而且会使学生养成照猫画虎的习惯。教师应让学生自己通过做题归纳出各种题目的不同解法和内在联系。另外,作业题目要精选,要具有代表性。题目的选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双基题,用以巩固概念,找出知识内在联系和探索解题规律;二是难度稍大的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能力,深化已学知识。作业不仅要及时批改,而且要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不会做或者做错的题目,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使化学教学真正实现课改目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反思、总结出一条更好的途径,形成高效型新课堂,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