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彩芹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大难题。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文言文意味着没完没了的背诵、练习、翻译和默写,花的功夫最多,可考试时仍出错。总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文言文就是枯燥无味且低效率的代名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为了高考的分数,师生不得不一起在文言文的“苦海”中挣扎着。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又何尝不想透过文言文这扇窗户,去看看那个遥远又神秘的世界?可是文言文距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学生没有那个时代的生活体验,缺少古汉语基础,且缺乏语感,因而不易读懂,容易遗忘,再加上老师教学方法枯燥,这使得学生只好望“文言文”而兴叹,不知如何是好。
  要使文言文教学从怪圈中走出来,老师就要解决学生的思想偏差,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呢?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加之网络、电视帮助他们拓宽了视野,这势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一、重视诵读
  
  古诗文作为一种古代文化,由于时代的迁移,语言表达同现代汉语有着许多差异,要真正理解文言句子的意思,比起现代文就难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像学习方言那样,反复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才能更好地帮助理解。语感是从吟诵中积累的,素养是从吟诵中培养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忽视诵读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语感差的直接原因。根据这一认识,在教《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贯使用的一字一句串讲的方式,只对部分字词作了点拨,接着便让学生朗读。读熟之后,提醒学生根据古今语言相承性的特点,充分调动语文知识积累,揣摩语意,理解课文意思,然后让学生解释句意,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学生只要把文章读通了,读顺了,读出韵味了,那么就能渐渐感受到文章的美,也就容易对这些“美”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主动去诵读、去体味。
  
  二、角色互换
  
  有些文言文内容比较浅显,则可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在讲授新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配任务,每一小组承担一个自然段的任务。课前同学们可利用一切手段,如字典、网络等充分查阅资料、做好笔记。课堂上,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座位上听讲。开始学生讲得有些乱,也出现了一些漏洞,但我不急于指出他们的得失,而是组织各个小组进行评议,最后指出各自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对学生无从着手、容易混淆、必须落实的课文要点再一一讲清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合作探究精神在这一活动中也相应地得到了体现与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
  
  文言文“问题情境设置”的教学模式是施教者在钻研课文的前提下,将课文每一层内容的情境起伏点,按一定的认知思路,设置出若干前后相连、环环相扣的问题,将阅读教学中的串讲法、问题法和讨论法综合起来,加以情境控制,以达到学生思维活动和基础认知的有机统一的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常规串讲,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变死记为活用,并且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效应。教师“一字一句”枯燥讲解,往往使学生丧失了能动性。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特点,在一个个问题的情境设置障碍中,进行不断的思维交锋,激活学生潜在的认知能力。教孟子的《以五十步笑百步》,我先让学生整体阅读第一段,提出“梁惠王向孟子问了个什么问题”?学生思维活跃,在我设置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动脑寻找答案。然后我顺势深入,提出第二个情境性问题――“为什么梁惠王有此疑问”?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因而答案于讨论中自然得出:因为梁惠王自认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如何“尽心”?则有“移民、移粟”之句落实,是否真正“尽心”,答案纷然,讨论热烈,而后形成共识:与“邻国之政”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别。在如此兼顾字词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四个问题情境的设置,变教师单纯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激活,且始终是课堂思维活动的“主体”。
  
  四、启发想象,复习延伸
  
  文言文复习的作业不应该只有抄写、背诵、翻译与默写。这些枯燥机械的作业,适当地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但若过多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兴趣全无。作业完全可以多样化,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凝练,这足以给人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对教材中的空白领域进行合理的发挥创造,这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熟悉的同时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扩写《兰亭集序》中的景色描写;作业也可以在文言文中掺和现代元素,做到古今结合;可以让学生仿《五柳先生传》给自己写传记,等等。这些时代元素与教材内容的巧妙结合会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提倡开展综合性学习,文言文教学同样也可以结合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实践。可以让学生改编课本剧,排练后在全班公演,并进行评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且同学之间有比较,也会产生一种成功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接龙竞赛、文言故事演讲竞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许多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和好胜心。这类开放性的作业与传统作业相配合既能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既善于学习更乐于学习。
  教师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文言文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而且促进了学生对文言文字词句章的理解。当然,对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能在新课改中迈出最坚实的一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