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指称理论视角下的语义三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为为

  摘要: 本文先简要阐述了指称论的一些理论,然后从这些理论出发阐释语义三角图示中的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赋予语义三角理论中的三者以新的联系。
  关键词: 指称论语义三角符号所指物概念
  
  1.引言
  
  对于语义三角这一老话题,有太多的人作过研究,也有许多人对语义三角模式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语义三角首先是由C.K.Ogden和I.A.Richards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中提出的,主要是讨论是“符号―概念―所指物”这三者的关系。对于符号和概念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界定。语言符号(一切符号)的本质特点是任意性(索绪尔,1982),是指语言符号和所指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关系,但是从指称论视角来看似乎不是这样。笔者希望通过指称论来浅谈符号和所指物,以及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2.指称论
  
  所谓指称(reference),主要指专名(proper name)和通名(general name)所指的对象,也包括限定摹状词(definite description)、非限定摹状词(indefinite description)和语句所指的对象。名称(name)具有各自的内涵(intension)和外延(extension),也就是具有各自的涵义和指称,名称的外延由名称的内涵决定,或者说名称的指称由名称的涵义决定(闫坤如,2008)。这里所说的涵义包括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说从指称论视角来看,符号和所指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决定关系。
  指称理论与意义理论相连,主要研究语言表达式和与其相关的非语言事物之间的关系。指称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依据什么来确定指称对象,对此西方哲学界有三种观点:摹状词论、语境论和历史因果论(景秀辉,2007)。也就是说,指称论其实也就是在讨论符号和所指物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从指称论的角度来看待语义三角。
  
  3.指称论视角下的语义三角
  
  语义三角理论表明:两种语言的不同,从表面上看就是符号形式的不同,然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概念上是大体相近的,否则不同地方的人们将无法沟通,这也源于所指物的一致性,即某些东西对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有同样的概念反映,例如太阳是圆的,公鸡是不会下蛋的,还有“高低”“前后”“左右”和“冷热”“软硬”等日常的方位和属性的观念,等等(叶宝奎,1992:52-53)。世界各地的人沟通是因为所指物的相同,但是如果语言符号表达的,让人不理解,估计很难继续沟通下去。所以只有在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能够被人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使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这也就是说符号只有在和所指物具有一定的联系时,交流才能够顺利,才能够知道对方在讲的到底是什么。
  传统的指称理论,如柏拉图(Plato)、奥古斯汀(Augustinus)、密尔(Mill)和维特根斯坦(Wittengenstein)前期的理论等,把词语与其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视为意义,这是一种语言事物与非语言事物之间的关系(王寅,2001)。在此笔者还想补充一点,符号是概念和所指物的总括。不论是这个词所表达的事物或者意义,都赋予在词这个符号之内了,而指称论也概括说明了一个词应该具有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事物本身,而外延则是对词义的延伸或者是多事物本身特点的延伸。
  3.1符号和所指物的意义关系
  符号和所指物两者是统一的,也是一体的。它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意义,语言符号的意义解释或者阐释也就是所指物所具有的内涵特质。
  当我们看到一个语言符号,比如说“狗”,便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狗的概念及狗的形象,正因为这里的这个符号“狗”具备了狗所应该包含的含义,就像字典里所说的那样:“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狗”,才容易使人们想到这个具体事物“狗”。我们可能会骂别人是“走狗”,这里的狗明显是用了“狗”的引申含义,也即他具有狗的特点。这是说“狗”这个词具有指称意义,而现实世界存在的狗这个动物就是它的内涵意义,符号“狗”这个汉字和动物狗本身的最大连接点就是意义,因此,也可以说符号和所指物之间的联系就是意义。
  3.2符号、所指物和概念的关系
  “摹状词说”是指称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他们的观点不尽一致,但都可追溯至密尔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论。弗雷格认为专名既有涵义又有指称。在他看来,对于“亚里士多德”这一专名而言,既可以理解为“亚历山大的老师”、“工具论的作者”,又可以理解为“柏拉图的学生”,等等。“专名(词、指号、复合指号、表达式)表达它的涵义并且命名它的指称”(涂纪亮,1988)正如弗雷格所讲的虽然只是符号代指专名,但是通名也是如此,也是表达涵义和命名指称。专名只能在同一意义上被正确地用于某一对象,通名则能在同一意义上被正确地用于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付志杨,2005)。在谈到意义的理解问题时,罗素首先引入了意象概念。意象是某种不同于感觉的东西,是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的类似于事物原型的图画式的观念。意象的重要作用在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作为一种中介出现于作为物质对象的词与其所指的对象之间(贾可春,2007)。这里所说的“人们头脑中的类似于事物原型的图画式的观念”其实也就是语义三角中所说的概念,两者是类似的,它是符号和所指物之间联系的桥梁,是个中介。用指称论来解释就是说,一旦一个文字符号出现,被听到或被看到,这个听者或观看者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事物原型的图画式的观念,这一所指事物也会明确下来。其中头脑中的观念也就是语义三角中的概念就把符号和所指物联系起来。比如说一旦听到天空这个词,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一幅图画,这个画面上有白云,有阳光,或者有星星有月亮,人们脑中建构的这个图式便是我们头顶的天空。概念把符号和所指物巧妙的联系起来了。
  由以上两部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从指称论的角度来说,就如同符号和所指物之间是意义的关系一样,符号和所指物之间的中介是概念。如此看来,符号和概念的关系就是符号是通过概念联系着所指物。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4.结语
  
  笔者从指称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语义三角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关键是指出了语义三角与指称论的可联系之处和内部联系,但是鉴于篇幅有限,有些方面论述不全,希望更多的人对此问题作出研究。
  
  参考文献:
  [1]付志杨.从时空论指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
  [2]贾可春.论罗素的意义指称论[J].中州学刊,2007,(5).
  [3]景秀辉.从罗素到斯特劳森――简论指称理论的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2007,(9).
  [4]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5]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G].北京:三联书店,1988:6.
  [6]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叶宝奎.语言学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