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 晴
感受与鉴赏作为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旋律中感受音乐形象,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作了很好的铺垫。我在教学中,充分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用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探索音乐旋律中的美,通过师生情感与音乐情感的碰撞,使学生在感受与鉴赏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造,达到真正理解音乐的目的。
一
音乐感受能力是指学生对音乐的情绪体验能力,是一切音乐能力的核心与前提。而情感是音乐的生命,只有在感受中才能得到渲泄。音乐教学作为以情感人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载体,没有情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音乐,更谈不上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的主导者身份,用自己的激情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在音乐学习中感悟升华,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质。但在以往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都会忽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共振,下面我们来看同一教学内容的两个片段。
(一)音乐欣赏《瑶族舞曲》――片段1
1.组织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乐曲(板书课题――《瑶族舞曲》),请同学们安静地听,边听边思考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可分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分别是什么样的情景。
2.整体欣赏。
(1)教师放录音,学生欣赏。(同时教师手拿指挥棒,随乐曲充满激情地舞动双手。学生坐在位上,一边听录音一边欣赏教师的指挥。)
(2)欣赏后谈话,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乐曲的结构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教师加上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朗诵词,随音乐朗读,学生听),并拿出挂图让学生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这时学生很兴奋,纷纷按照自己的想象说出一件件乐器的名称,包括民族乐器)。教师在明确答案后,在黑板上写出了乐器名称。
3.分段赏析。
教师用钢琴流利地范奏各旋律的主题,让学生随琴视唱。
4.小结,下课。
从这节课中,我们看到教师无论是在语言、教态,还是专业基本功上都得到了尽情发挥,教学过程富有激情,而学生只是作为观众在欣赏,没有投入到音乐之中。但当学生在表现出对乐器的兴趣时,教师又只一带而过,没有相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
(二)音乐欣赏《瑶族舞曲》――片段2
1.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投影美丽的瑶家山寨景色。
2.聆听与感受。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一个美丽的民族去看一看,和那儿的人民一道载歌载舞来欢庆他们的节日。(有感情地直入主题)
(1)整体感知(初听)。多媒体再次播放音乐,投影美丽的瑶家山寨景色,学生边听边看。听赏完音乐以后,请学生自由谈感受。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想一想,在整首乐曲中,都是采用的相同的情绪和速度吗?生:不是,有一段是优美抒情的,还有一段变得很欢快,后面又重复了一遍。师:这样说来,你们一共听出了有几个部分,是吗?生:是的。师:很好,这首乐曲就是三部曲式构成的。那么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的分别是什么内容?我们再听听好吗?
(2)分段赏析(复听)。教师用电子琴模仿对应的主奏乐器音色,让学生边听边用打击乐伴奏或自己用竖笛吹奏,每听一段,就一起交流感受。
二
通过两个案例的比较,可以看出:音乐教学中必须强调师生的情感互动,只有师生情感的和谐统一,加上音乐这种有效的催化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驱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音乐教学如何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我认为:必须在课堂中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学习音乐文化,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因为人的体验不是从认知加工系统得来的,而是个体在同音乐相适应的切身体验中发展而来的。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才会有所体验。教师通过开放课堂教学,保持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利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强调学生的“六动”,使学生在音乐魅力的驱使下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在体验音乐中加强自己情感的主动性。如我在上《中国民歌》欣赏时,其中的《澧水船夫号子》采用了一种综合体验环节,让学生创造性地通过体验来切身实地地了解旧社会船夫们的悲惨生活。我用多媒体剪辑了一些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景,加上船夫号子有力的吆喝,放给学生欣赏。同时,学生在许多影视中也都看到过,旧社会船工行船,是以吆喝来指挥的,如“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我在教学中,把全班按照座位顺序分成几个音乐小组,进行音乐情境的活动体验,让学生自己设计与行船有关的情节,“当一回船工”,随着音乐边律动,边跟着吆喝,不仅仅是让学生聆听旧社会船工痛苦的呻吟,感受他们所在时代给予的沉重压力,还很自然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音乐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场所,既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使音乐素质好一些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
歌剧欣赏是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的博大精深不是一两节课,一两句话就能让学生理解的。记得在欣赏《饮酒歌》结束后,我先简单地讲解了一下剧情,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各小组的展示让我赞叹不已,有的小组在这首歌之前配上深情的朗诵词,有为庆祝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讴歌的,有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盛赞的,他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表现出对生活的信心,有的小组用打击乐中的小碰铃伴奏,还解释说:“这是人们举杯相碰时发出的美妙乐声。”且不说他们是否听懂了歌剧,但这样美的创意,便是学生对音乐情绪情感的最好理解,我十分激动地表扬了这几个小组:“你们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些创意连我都没想到,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精彩的表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对所听音乐的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以上是我在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中的一些初步体会,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愿与所有音乐教师一道,学习新课标,不继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迎接基础教育改革春天的到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