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婷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现象,就五邑地区几所高校的400名学生干部展开问卷调查,对部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干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几类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心理健康问题 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为高校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更使他们必须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而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是学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其心理状况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
1.对象和方法。
2008年至2009年,我们对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三所高校400名党、团、班级及社团的高校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分为学习特点、情绪、人格、人际交往、工作能力五部分(共30个问题),高校学生干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现场作答。发放问卷400份,100%有效回收。
2.调查结果。
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问到高校学生干部“上大学的目的”时,有49%的肯定知识就是力量,19%的希望报效祖国,18%的是为了好找工作,14%的希望通过上大学以后能赚到大钱。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73%的都能独立认真完成,自习时间也会经常到教室或图书馆看书,80%的表示大学毕业后会考研究生。对于“在一周内有几次抑郁情绪”,10%的表示一周有两次以上,67%的表示一周内两次,15%的表示一周一次,只有8%的表示一月一至两次。对于“与宿舍及班级同学的交往程度”,27%的与周围同学相处融洽,45%的表示与普通同学交往一般,21%的表示与同学交往吃力,7%的表示与周围同学很少沟通。
总的来看,高校学生干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表现以自我为中心,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与党的培养目标,与“四有”人才的标准有较大差距,其关心娱乐方面的新闻远超过关心时政、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新闻,与周围同学沟通少,心理压力大,常使自己处于抑郁苦闷的精神状态,这种被动的学习生活状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针对以上问卷结果,我们对部分参与问卷调查的高校学生干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列出了几类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1.对自身期望值过高,抗挫折能力差。
马某,一名大二的学生干部,大一加入学生会,由于表现突出,在大二换届后担任学生会一重要部门的部长,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他是一名有能力、肯吃苦、有前途的学生干部。然而,在一次大型活动筹备中,他却一反常态,拒绝所有的活动组织和安排,情绪极不稳定,出现持续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低落和烦躁状况,甚至给每一位同学发了莫名致歉的短信,全盘否定了自己以前的工作,并提出了辞去学生会职务。经了解,马某在个人和部门评优中,分数不理想,从而爆发了长期压抑的不满情绪。
马某的问题在于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当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或遭遇误解和挫折时,就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当自我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时,就产生了抑郁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与普通学生相比,由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性质,他们必须和很多人打交道,而且“学生干部”这一角色定位使得他们不得不常常把心中的不快压抑在心底而无法释放,从而比普通学生更容易产生抑郁。
2.贫富差距也是影响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方某,女,是一名大三团支书,家庭比较贫困,每年都能拿到学校的助学金,该生给老师同学的印象一直很好,开朗乐观,学习好,自立能力强。然而,近一段时间,该生与宿舍、班级同学频频发生矛盾,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经调查了解,该生自尊心很强,在校内努力做好学生工作,在外长年做勤工俭学维持生活,积极努力地与周围同学维系着“友谊”,极力掩饰自己过分自卑的心理,过度的压抑的消极情绪在长期兼职、家庭和学习的压力下爆发出来,使她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满,认为自己一直不开心,很虚伪地在与人交往,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甚至认为自己精神有病,已无法融入集体的生活。
像方某这样家庭贫困的学生干部往往有着比普通学生更加自尊自卑的人格特质,进一步表现为焦虑、敏感、长期的压抑,他们已经发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通过学习和学生工作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比其他学生差,同时自己身上往往还有很多同学所没有的某些优点,譬如忍耐力、自制力和自立能力,总是有意识地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肯定,而往往忽略自己真实的感受,日积月累,当自己看重的优势频频失去时,就会产生患得患失的情绪,在心中压抑已久的自卑心理就会凸现出来。同时由于高校学生干部一般自我要求都很高,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潜在心理,因此,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就更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3.优越感强,与普通同学关系紧张。
徐某,男,一名大二班级干部,学习成绩优异,有文体特长,多次获奖学金和各类赛事奖项,工作能力强,家境也很优越。这样一名多才多艺的学生,却长期与周围同学关系紧张,几次都未在班级推优时评为积极分子,同学也和他很疏远,为此他认为大家是因为嫉妒他才处处针对他,因而更加地特立独行,对人对事都越来越偏激,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像徐某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干部中也大有人在,他们多才多艺,工作能力强,优越感强,对人对事高标准、严要求,当无法达到他心里的标准时,就会对一切进行否定,尽管个体工作能力强,但缺乏处事的宽容与豁达,很难融入集体中。当发觉自身的优秀没有被一般同学所接受时,心理就产生极度的失落和不平衡,进而思维偏激,严重地限制身心的发展。
4.发展不均衡。
陈某,男,现为一名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曾任班长、学生会主要部门负责人,任职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但是由于没有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有5门课程亮了红灯,英语四六级至今未过,为此在就业道路上处处受阻,而在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他则将此归因为学生工作,并多次向低年级的学生灌输做学生干部会影响学习的思想,严重打击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张某,女,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开始时学业比较轻松,第一学期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还曾在省级大赛获奖,但随着学业的加重,由于没有改变高中时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不科学,成绩直线下降,她将此归因于学生干部工作,于是对工作漫不经心,最严重的是在一次四六级报名中,由于通传不及时,使全班同学都延误了报名时间,在系里造成很坏的影响。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干部首先要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包括调节自身情绪、协调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协调与周围同学的关系的能力等,尤其是如何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的能力,这是摆在广大高校学生干部面前不可回避的难题。陈某是由于过多的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没有把学习当成学生最根本的任务,当昔日的荣耀不复存在时,压抑感、失落感占据心灵,自我发展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失衡,变得好斗,富于攻击性,挑剔和打击学生干部。张某的问题是没有履行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职责,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工作,出现以上情况也是必然的。无论是陈某还是张某,他们或是只看重学生工作,或是只看重学习,这种发展的不均衡,都源于没有正确认识学生工作,没有高效合理地调配时间,缺乏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解决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化就成了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必须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2.建立学生干部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要形成一套心理问题的发现、调适和追踪的有效辅导机制。可为每个高校学生干部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心理测试数据、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状况,对于重点对象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其不良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必要时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干预。
同时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并注意避免只重视骨干教师培养的倾向,否则将会出现一些教师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另一些教师又在制造新的心理障碍的现象。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干部克服心理障碍。
3.引导学生干部全面发展。
学生干部,顾名思义,既是学生,又是干部。但要谨记,他首先是个学生,然后才是干部。作为一名学生,他在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而学生工作是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直接手段,因此,首先要引导高校学生干部端正态度,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干部学习上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讲究学习方法,苦干加巧干,工作上“上下请示,多方求援”,深入同学中征询意见,培养豁达和宽容的心态,积极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4.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
共同关注学生干部的内心世界,全面考查学生干部的言行,改革教育方法,开辟与学生干部沟通的多种渠道。共同培养学生干部健全的人格,特别是要转变家长的意识,改进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互矛盾往往最易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导致出现心理障碍。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我们培养造就的一代新人应该具有多方面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否则就不能全面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高等学校的教育者只有全面细致地研究与分析诸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使那些心理健康的高校学生干部保持良好的状态,心理失调的学生干部恢复心理平衡,从而保证高校学生干部顺利地完成学业,更好地服务学生,健康地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志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5,(6):119.
[2]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社,1992:41.
[3]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4]刘慧娟,周振武.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5]邓如陵.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探索,200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