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竞技体育素质培养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贺化峰 张凤英
摘要: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素质发展的奠基时期,此时打下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人一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方向。不当的、急功近利的专业训练,不仅会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限制和阻碍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本文就幼儿竞技体育素质培养中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儿 竞技体育素质 培养
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少优秀运动员通过艰苦训练,不仅为自己的团队、省份,甚至国家争得了荣誉,而且为自己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有鉴于此,很多父母期待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在竞技体育领域有所发展。而他们本身通常缺乏对幼儿生理特点方面的了解,或者对竞技体育缺乏了解,或者两者都不了解,很多人错误地以为:进行专业的竞技体育方面的训练越早越好。再加上部分教练人员“揠苗助长”的功利做法,最后往往不仅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损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的身体发展的奠基阶段,这时候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身体基础,无论他将来是否从事竞技体育事业都将是一笔无形的巨大资本。因此,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教工作者都要对幼儿本身和竞技体育两者的整体特点与个体特异性进行认真、详实、科学的研究,再决定是否可行。即使可行,也要设计出可行的训练计划,然后才能付诸实施。
幼儿是否能够进行专业训练或者制定出适合的训练计划,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幼儿时期的运动系统特点
幼儿出生后的前7年,即幼儿时期,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十分旺盛,且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1.骨骼。幼儿的软骨组织比成人要丰富,如幼儿手腕骨基本是由软骨组成。成人的骨骼中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比例为3:7,而幼儿的骨骨各中则有机物和无机盐各占一半;成人的脊柱从侧面看成S形的弯曲,但新生儿出生时脊柱是笔直的,以后陆续出现颈部弯曲、胸部弯曲和腰部弯曲。颈部弯曲和胸部弯曲要到7岁以后才被韧带固定基本定型,腰部弯曲要在13岁左右才能固定;幼儿骨盆结构也与成人的不同,要到25岁左右髂骨、坐骨、耻骨才经骨化成为一整块髋骨。由于这些生理特性,幼儿的骨骼又软又韧,不够坚固,因此,在不利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不符合幼儿机能条件和年龄条件的身体训练)容易弯曲,造成畸形。
2.关节。关节分为动关节和不动关节两种。一般所说的关节多指动关节。幼儿关节特点是臼窝浅,附近韧带较薄而松弛,易脱臼。如用力牵拉幼儿手臂极易造成脱臼。人的脚部关节多,靠韧带和肌肉紧紧连接在一起。幼儿如负重站或者蹲太久,可致使其负重过度,从而足弓拱形减弱,形成扁平足,影响正常活动。
3.肌肉。幼儿肌肉与成人不同。幼儿肌肉嫩,比较柔软,蛋白质和无机盐少,水分多,收缩力差,动作力量和耐力不足,因而容易疲劳。
二、竞技体育和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而学前儿童体育是为了培养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有主动精神的儿童,使他们能够独立适应环境,善于同自己的伙伴和睦相处,适应学校的学习,能够在将来积极进行创造性活动。这两者的差异性不言而喻。前者是挑战人类极限,竞争十分激烈,往往以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后者则正好相反,体育是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服务,是一种培养幼儿健康体魄和心灵的手段。如果过于强调竞技体育的结果,则可能损害幼儿的身心,阻碍其将来的发展。
三、幼儿的个体特征
遗传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幼儿的个体特征,因为幼儿时期的后天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个体特征还不是很明显。
出生时的某些特定遗传特征,比如身高、体重、爆发力等,这些是以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基础。虽然这不一定起关键作用,但是很多优秀运动员的家族遗传特征还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研究的。比如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父亲身高2.08米,曾效力于上海男篮;母亲身高1.88米,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上一代的篮球技术或者对爱好篮球的敏感度是否可以遗传至下一代我们还没有研究证实,但是姚明的身高是遗传性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
个体特征还包括幼儿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状况、营养状况、运动系统的灵敏性、对竞技体育的爱好等诸多指标。
考虑让幼儿进行专业训练,研究幼儿的个体特征非常重要,一味以家长或者教练的意志为准,不考虑幼儿个体特征是对幼儿身心的摧残。
四、幼儿的未来发展
即使一些幼儿运动天赋非常优秀,也不要轻易将其定型为某个方向,因为幼儿竞技体育的训练应该是一项对身体素质的比较宽泛的训练,应该充分发掘幼儿的多种运动天赋。如伊辛巴耶娃,如果教练非要将其定型为一位体操运动员,体操界未必有1米74的她的一席之地,而我们可能迄今为止也看不到一位能跃过5米05的撑杆跳女王。
幼儿能否进行专业训练,或者为之制定训练计划,要综合考虑以上四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地加以审核,制定出的训练计划还要随时检验,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前苏]A.B克涅曼Д.B胡赫拉耶娃著.徐志文等译.学前儿童体育的理论和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刘馨.学前儿童体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编.体育保健学.人民体育出版出版,19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