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创新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桂兰
摘 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因此,数学教师应敏于发现,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人着重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他们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学生的创新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如果教师怕学生自我尝试会犯错而在教学中“小心翼翼”地把学习内容讲得很细,讲得很全,就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后的内疚与挫折的情感体验,其结果只会使学生疏于思考、怯于尝试,干什么都束手束脚,而创新意识又从何谈起?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放手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不要对学生太多的“干涉”和过早的“判断”。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中,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时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底×高来求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是7×5=35cm2;另一种是用底×邻边长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6=42cm2。但谁对谁错,两边争得不可开交,我并不急于开口,有些学生已经坐不住了,有的开始动手做,有的动手剪,还有的摆弄课前准备的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过了一会儿,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分别列举出错的理由有:活动学其面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但底和邻边不变,所以不可能用底×邻边长这种方法;另一些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证实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高得到……学生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感悟到了知识的真谛。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问难是创新思维的开端,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提出探索的问题,主动地学习。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31×48可以看作30×50进行估算,一位学生质疑提问:“48看作50后3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呢?”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最后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课堂上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大胆地质疑问难,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芽。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发掘教材中的思考讨论因素,把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和开放性,让学生乐于多角度地思考,善于多角度地思考。例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课时,学生认识了1cm2解的大小,再让学生用1cm2的正方形纸片去度量教室的面积,学生马上行动起来,但很快便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有的说1cm2的纸片太小了,有的说教室的面积太大了,量不完……我此时不急于说教,而是将问题丢给学生,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学生通过多次反复思考讨论,创造出1m2、1hm2、1km2等面积单位。我以“不知”的姿态参与研究,和学生保持一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注重实践的习惯
学生的创造性离不开一次次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一课时,让每位学生带来一副扑克牌,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测量出每张扑克牌的厚度,于是学生便忙开了。结果有学生利用测量加估算的方法测出结果,还有的学生先测量出一副扑克牌的厚度,然后通过计算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一张扑克牌的厚度。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从中体会到求平均数必须用总数除以份数的道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自我思考的价值,使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且学生自己研究获得的结果,又是一份难得的有创造性的发现,进而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习惯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在每堂课的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整理所学的内容,梳理所学的知识。在一组例题或一单元相关知识学完后让学生自编提纲或练习题目进行复习。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成减法”时,学生学了64+25=89,知道了64+20=84,84+5=89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解题的关键是要把25看成整十数20然后相加,并归纳建构,以利于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学法的迁移。如遇上28+37=()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就可能想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解题方法,像28+30=58,58+7=65;20+37=57,57+8=65,有的学生甚至能想出把28或37看成整十数再来加减:28+40=68,68-3=65;30+37=67,67-2=65这样的富有创新性的解法。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本,坚持做到:对学生的微笑和鼓励多一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让学生表现和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给学生灵活支配的时间多一点,使学生感到“我”很重要,我能行,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一些独到的见解做法,自然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林月华.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创新精神.丰泽教育,2008.2.
[2]王培勤,许红琴.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