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多媒体让孩子快乐学习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琴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比较难教,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比较枯燥。在传统的幼儿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直观形象的演示和讲解,幼儿也往往习惯于被动地观摩与接受。这样做虽然重视了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但是忽略了幼儿在获得数学概念时思维的动作性,更忽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学习,但是幼儿难以真正理解数学中的各种关系,难以真正掌握其中的概念与原理。孩子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勉强的,并不能使幼儿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增进智慧。如何能使幼儿园数学教育变为教师愿教、幼儿愿学的一门学科,有效地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的质量呢?相信这是课改以来、新教育实施进程中幼教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之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整合策略之研究》是我园的一个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旨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有效载体,将教学活动内容的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以便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过程中笔者预设了许多活动,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等情境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力求能把课堂设置成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舞台,以此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为主动。在研究中笔者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优化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那么,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应如何做呢?如何才能让幼儿快乐地主动地学习数学呢?笔者在此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故事情境,让孩子主动“学”数学
  
  故事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知识点、重难点通过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如:在《认识“5”》活动中,笔者设计了参观海底公园的故事,并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公园门口,一位龙虾门卫拦住了去路。龙虾门卫说:“小朋友,你们要想参观公园,就必须通过四道大门,如果你们能正确答出大门上的问题,各道大门就会自动打开。”这时,笔者对幼儿说:“你们想不想参观美丽的海底公园呢?”孩子们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这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第一道门上画上几何图形,要求幼儿数清楚图上有几种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第二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5以内的顺序,第三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5的组成,第四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5的写法。在活动中,笔者通过课件一一将直观、形象的故事情境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情绪高涨,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游戏情境,让孩子愉快“玩”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最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正如福禄贝尔所说:“游戏是儿童的最高阶段,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将数学游戏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既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又能增强数学学习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如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活动目标是认识半圆、椭圆,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活动设计了游戏情节,以圆形宝宝的口吻贯穿始终,借助课件来认识半圆、椭圆、游戏找图形、拼图形等,活动过程中还设计了看画面“找图形”的游戏环节,找对了的时候,电脑会发出“答对了,你真棒!”的声效,使活动趣味性增浓,操作性增强,孩子们一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学习氛围轻松、活跃。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尝试“思”数学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存在,就没有数学活动的开始,有了问题,思维才能有方向。”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幼儿引入一种参与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而且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是在《有趣的图形》活动中,笔者设计了找图形的环节,先播放课件,出示画面(螃蟹、金鱼等)这些小动物各有哪些图形组成?各有几个?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因为有了经验,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这个环节的,特别是找对后课件里还会发出“你真棒!”的表扬,孩子们听了特别开心。活动最后笔者还设计了延伸活动:“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半圆形、椭圆形的?”可以说这是教学活动为生活服务的一种前期表现。
  
  四、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愿意“用”数学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想办法把数学内容设计成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热情,让深奥的数学道理通俗化、生活化,使幼儿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让幼儿在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现的活动中,渐渐明白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数学活动《蛋宝宝》,制作了与教学各环节相符合的精美又实用的课件,设计了鸭妈妈、鹌鹑妈妈、鸡妈妈等生蛋的情节,孩子们在活动中认识了各种数与量的概念、大小与多少排序的概念等,还知道了生活中鹌鹑妈妈是这些妈妈中的生蛋冠军。
  
  五、借助多媒体创设操作情境,让孩子快乐“做”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动作对发展幼儿数学思维的作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发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规律等知识,使幼儿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如:在教“排序”时,教师只需要为每个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排序卡,带课件的引导后让幼儿独立地去操作,去“做”,使幼儿的“做”成为探索发现的过程,并允许幼儿发挥各自“做”的水平。这样,孩子能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活跃的思维定能带来学习的灵感,自然而然地学得数学知识。
  “借助多媒体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数学”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点,促进数学教学的实效是我们的研究宗旨。众所周知,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