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贤彪 夏志琴
摘要: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学生积极性 问题 方法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的精神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体育教学模式在不断改革与完善,普通高校纷纷相继采用了分项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不再是教学被动的执行者,而变为主动地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合理地、灵活地设计学生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其次,教师不再是教学的领导者、施令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指导者,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如游戏等),指导学生的活动,帮助、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调动其练习的积极性。再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强调如何“教”,而是强调学生如何“学”;不再强调学生的运动技术学习和机械训练,而是注重强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体验和情感。因此教师应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去尝试练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讨论分析,结合教师的指导,去探索成功,去体验成功。
2.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的学生积极性比传统教学时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增强了,但在体育教学中,却仍有教师上课缺少吸引力,教学组织形式固定化、所有一律化,教学目标不明确,上课组织气氛枯燥、单调等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表现为行为松懈。再加上部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不健全,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这大大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影响了体育氛围。这些都使得整个学校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3.1提高自身素质,吸引学生。
教师的素质和工作是首要的、重要的,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我,为人师表。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对某一事物的态度、认识,教师的意志、品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理论和课程标准,提高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研究;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个性作为学生的楷模,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只有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有个人魅力,学生喜爱教师,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3.2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还是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做机械的模仿练习,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3运用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调动学生的情绪。
人有争强好胜的天性,学生喜欢游戏、体育竞赛,尤其是大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的苦恼,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此时的脑神经活动旺盛,兴奋性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小组学习,互助学习,让学生结成学习对子,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4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心情轻松。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是体育课所追求的。在必要的纪律要求下,转变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能保证正常的课堂环境。首先必须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注重保护学生的体育兴趣,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教学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耐久跑,教师可以“马家军”的事迹来鼓励学生,用“马家军”为国争光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让学生感到练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学生愉快、轻松地练习。
3.5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能让其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如此方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3.6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组织的艺术性。
当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好奇,练习的兴趣也就随之而来。保持、发展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
3.6.1注重教态、口令、准备活动。
教师课上的表情、服装、行为举止等会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服装整洁、表情丰富、动作规范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愿意接受;教师口令洪亮,节奏感好,会渲染学生的情绪,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准备活动可为基本内容的学习作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准备活动要认真组织。例如:慢跑准备活动开始前要提出具体要求:跑的圈数、队形、速度、节奏、纪律要求等。
3.6.2培养体育骨干。
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他们在体育方面有特长,身体素质好,在班级中有影响力。培养体育骨干,一方面能对学生的领导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树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6.3现代化技术引入课堂。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可以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明确正确技术动作,使学生欣赏到技术动作或所教项目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中可对学生的练习动作摄像,通过动作回放,可使学生直观明确动作的错误,便于技术的改正。教学内容新,教法有变化,能吸引学生去自我尝试。教师应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技术与运动能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教师应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因此,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3.7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中师生双方处于一种互动与互补的关系。教师可以是学生,学生也可以是教师,教师应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中间,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与学生一起达成学习目标。尊重是互相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必会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并会把这种爱迁移到课堂上和教育内容上,教师教育和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教师与学生是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辩证统一体。因此,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尊严,走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交朋友,参与他们的活动,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性,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
3.8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课中采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方法,在每次练习中,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其克服弱点和不足,增强学生练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其主动参与到练习中去,正确评价自己,使他们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超越自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用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通过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不断增进学生的认知水平。
3.9多加强公共场地设施建设。
场地情况直接关系着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学生练习的密度,场地宽裕,学生练习密度大,积极性也会提高。
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内容让学生选择,得失让学生评价。学校体育教学效果显著了,整个学校的锻炼氛围也会随之增强,也能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生在体育课上不积极的问题才能解决,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6.
[2]胡依心.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0.2.
[3]马慧敏.浅析我校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
[4]冯国铁.谈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惰性问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8,(04):116-117.
[5]韦贡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创造性人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3).
[6]王红霞.浅谈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