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婵娥
摘要: 文章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与“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提出了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思想认识方面理清了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并从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使大学英语教学从根本上实现“三个转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面对当前教育发展的国际国内新形式,大学英语课必须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人才的激烈竞争,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已显得十分重要,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越来越高。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外语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误区
大学英语是一门把语言内容转化为具体行为能力的课程,它潜意识地把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运用结合在语言的整体行为之上,它是一种特殊行为和能力的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愈加感到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交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小学到大学,虽然教师、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且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教师和学生就如何“教书”和如何“学习”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知识传授与学习,轻能力培养与训练,结果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精彩,学生充其量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其结果是教师愤然,学生茫然。
2.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上的误区。过去我们的教学手段传统单一、抽象化、程式化,缺乏语言学习的氛围,激发不起语言学习的兴趣。现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改进了教学手段,实现了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它以信息量大、画面鲜活、形象视觉、感受深刻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教师的青睐。但多媒体演示不等于素质教育。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提高,这是很片面的想法。据观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听课时只注意了音乐、动感画面,而把知识的掌握放在了次要地位。可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受到个体情感、周围环境及应用技能等因素的制约。
3.“全英语教育”。许多教师及教育决策评价人士认为,全英语教育可以使学生接受密集式的英语教育,给学生创造英语的学习空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然而,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英语素质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的语言教育方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扭转大学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局面,我们的思考与对策必须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研讨,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三个转变”。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对象是“人”,而不是“书”,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新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努力拼搏,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跨入大学校门,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陌生。由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在家有父母管着,在学校有老师压着,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学习缺乏主动性,进入大学以后,他们需要独立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学习更强调自主性,具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强调英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对学生强调要做学习的“主人”,不要做学习的“奴隶”。教师还应积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策略,使学生变“消极被动地接收知识”为“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
(2)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语言技能的培训者、文化学习的指导者。要实施英语素质教育,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文化、业务、师德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素质。
2.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从重“语言知识”向重“语言运用”转变。
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只有在交际中、在使用中才有活力,才有生命。掌握语言是通过实践逐步培养习惯的过程。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这一语言,也就是说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归宿,同时又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保证。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道并不意味着会用。教学的实践反复证明,要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用法”与“运用”的关系。
3.坚持“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因为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本质使英语学习有别于其他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以语言学习规律为基础的,它把学生从被动引向主动,从消极接收引向积极参与。语言知识尽管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但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转化为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变为交际活动的场所。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本领。我们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益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会学”更具有主观能动性,效果更佳,符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送金子,更要教学生“点金术”,使之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它肩负着实施博雅教育的使命。因此大学英语课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他们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要求,使其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盐城工学院学报,2002.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