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强化读书辅导工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亚香

  图书室是学校书刊情报中心,它要行使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历史使命。中小学图书室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的窗口,是学校的缩影,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内部环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媒体多元化的迅速发展,阅读书籍对学生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室丰富的藏书也越来越彰显出它独特的教育优势。图书室工作人员必须调整工作思路,把有限的书籍介绍给学生,让更多学生接触图书,广泛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因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智慧,必须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图书室是知识的宝库,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走进图书室阅读、欣赏、感悟、体验;要尊重学生阅读自由,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倡导自主学习的民主气氛,体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不拘于形式,不拘于内容,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尽情体味自由阅读的乐趣;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一定的时间,首先,教师应该宽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要过多干预,不要只让他们每天应付大量的课堂作业。其次,图书室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各项规章制度贴上墙壁,醒目地方要张贴名人字画。提供优雅整洁的读书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把吸引学生进图书室转变成学生渴望进图书室。
  
  二、精选阅读内容
  
  学校图书室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思维活跃敏感,而现在社会生活多彩、多变化、多矛盾,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与各种思潮的冲击,校园里也正经历着未曾有过的观念冲突。传统观念与异域文化的并存,市场经济对校园文化的冲击,这些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困惑与茫然,在心理状态上表现为偏执、冷漠、盲目崇拜等非理性趋势,这时图书室导读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向学生推荐读物,根据教学进程推荐与课程有关的参考资料。便于学生深沉拓展,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一些伟人著作、社会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书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调节心理,完善人格,陶冶情操,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图书室人员还必须运用灵活的工作方法,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推荐相关参考资料,如高三学生准备高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所需知识要求涵盖面广,所需信息要求及时,因此把与高考有关的资料精选整理好放在最显眼的书架上供高三学生参考。高一高二的学生课业相对轻松点,这时图书室人员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多看时事政治类,读经典名著类,通过广泛读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
  
  三、指导阅读方法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授人以鱼”只解一日之饥,“授人以渔”,足解终身之鱼。只有学会学习的人,面对未来的信息社会。才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图书室人员要善于组织阅读,传授阅读发法。因人而异帮助其制订读书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课外书籍,既倡导学生的咱主型阅读,又重视教师的指导型阅读,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课内的教学内容当作点,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面,由点到面扩大阅读量;课外阅读与听说写相结合,发现好词及时圈点,优美句段划线标出,感情心得及时交流切磋;浏览与精读相结合,学生不同于一些成年人的消遣性阅读,要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各版面各栏目和大致内容,猎取最新信息和最有价值的篇章,然后有重点地精读,要彻底弄明白并记住细节。达到理解、鉴赏的目的。读书时做到圈、划、摘、注、写,坚持徐特立先生主张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读写互动,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更加凸显出来。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不能下指标、定任务,必须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向深层拓展,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图书室的读书辅导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阅读指导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故工作人员务必高度重视读书辅导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311.htm